[实用新型]焦炉煤气管道测压取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0100.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源;韩振国;张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G01L19/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接 导压管 底板 测压仪表 焦炉煤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 测压 煤气管道 开口 设备投入成本 氨水 插入开口 底板中部 工作效率 压力检测 压力膜片 压力仪表 焊缝 焦油 筒外壁 筒轴线 阀门 管壁 伸入 煤气 腐蚀 阻挡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焦炉煤气管道测压取口结构,包括一短接筒,所述短接筒一端配合插入开口20‑30mm,且短接筒外壁与开口接触的部位设有焊缝;所述短接筒另一端设有底板,一导压管沿与短接筒轴线一致的方向从外侧插入底板中部,且导压管插入底板的长度为20‑30mm,所述导压管的另一端与一测压仪表连接,所述导压管上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煤气与测压仪表接触的压力保持稳定、不会影响正常的压力检测;短接筒伸入开口中的部分能够避免煤气管道管壁流下的焦油、氨水等杂质进入短接筒中,底板也会阻挡杂质进入导压管中,杜绝了杂质与测压仪表的接触,不会腐蚀压力膜片,增加了压力仪表的使用年限、缩减了设备投入成本,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压取口结构,具体是一种焦炉煤气管道测压取口结构,属于煤气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厂需要测量焦炉煤气管道煤气压力时采用的方法是在管道侧壁上开设取压口,利用测压仪表直接从取压口读取管道中的煤气压力数值。长期使用发现,从取压口直接流出的气体极其不稳定,对测压仪表的压力检测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管壁上的焦油、氨水等杂质会伴随着气体流出与测压仪表接触,对测量压力产生影响,也会对测压仪表的压力膜片有较大的腐蚀,需要经常更换压力膜片,大大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和仪表工的维修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煤气与测压仪表接触的压力保持稳定,也能避免焦油、氨水等杂质与测压仪表接触腐蚀测压仪表,可以缩减设备投入成本的焦炉煤气管道测压取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炉煤气管道测压取口结构,包括煤气管道,所述煤气管道侧壁设有一开口,还包括一短接筒,所述短接筒一端配合插入开口的长度为20-30mm,且短接筒外壁与开口接触的部位设有焊缝;所述短接筒另一端设有底板,一导压管沿与短接筒轴线一致的方向从外侧插入底板中部,且导压管插入底板的长度为20-30mm,所述导压管的另一端与一测压仪表连接,所述导压管上设有阀门。
短接筒如果倾斜设置会有杂质意外流入短接筒的风险,优选的,所述短接筒的中轴线与煤气管道垂直。
优选的,所述短接筒的直径为150mm,导压管的直径为10mm。采用这样的尺寸比例可以保证进入导压管的气压更稳定,也杜绝了焦油、氨水等杂质直接进入导压管。
优选的,所述开口和短接筒皆为圆形。圆形的开口和短接筒加工方便,且连接处没有棱角,增加了焊接的稳固性,避免长期使用后连接处因应力集中发生断裂导致煤气泄漏。
使用时,可以打开阀门,煤气管道中的煤气会从侧壁的开口处进入短接筒,再从短接筒进入与之连接的导压管,测压仪表可以直接测出导压管中煤气的压力。在这一过程中,短接筒伸入开口中的部分能够避免煤气管道管壁流下的焦油、氨水等杂质进入短接筒中,即使有极少量的杂质进入短接筒中,由于短接筒另一端设有底板、导压管从外侧插入底板中,底板也会阻挡杂质进入导压管中,避免杂质进入与测压仪表的压力膜片接触,从而避免了压力膜片受到腐蚀、也不会影响压力的测量精度。由于短接筒与导压管的直径逐级递减,煤气经短接筒进入导压管中后形成的气压更稳定,气体的冲击不会使仪表测量的压力发生波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煤气与测压仪表接触的压力保持稳定、不会影响正常的压力检测;短接筒伸入开口中的部分能够避免煤气管道管壁流下的焦油、氨水等杂质进入短接筒中,底板也会有效阻挡杂质进入导压管中,杜绝了杂质与测压仪表的接触,不会腐蚀压力膜片,增加了压力仪表的使用年限、缩减了设备投入成本,也保证了装置正常运行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仪表工的维修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气管道,11.开口,2.短接筒,21.底板,3.导压管,31.阀门,4.测压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0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