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排放储罐废气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8585.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均伟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罐 气相冷凝 零排放 废气治理 废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返回线路 限流孔板 缓存罐 气封阀 上出口 吸附罐 气源 返回 存储 气液分离器 化工技术 化工行业 旁路连接 设备领域 液态物料 储液罐 入口端 下出口 组连接 旁路 废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公布了一种零排放储罐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储罐,储罐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储罐连接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相冷凝系统,气相冷凝系统的入口端连接气液分离器,气相冷凝系统的下出口端连接储液罐,气相冷凝系统的上出口端连接缓存罐,缓存罐的上出口端连接吸附罐;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包括气源,气源连接气相返回线路,气相返回线路连接气封阀组和限流孔板旁路,气封阀组连接储罐,限流孔板旁路连接储罐。本实用新型用于化工行业的液态物料存储,采用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和吸附罐配合使用,提高了储罐存储的安全性,实现储罐废气的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储罐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内的重质物料,其储存过程中挥发出的高温尾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硫、苯类化合物以及较重的烃类组分,这类尾气带有明显的刺激性恶臭气味,沿地面附近的低层大气扩散,影响范围大,不易飘散,持续时间长。传统的针对轻质成品油的油气回收装置,不适应重质中间物料或产品特性,处理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长期、稳定、有效治理。并且,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罐区内VOCs的治理,不同于一般的成品物料油气回收,油气回收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净经济效益,而废气处理则几乎完全没有净经济效益,只有社会和环境效益,故对企业而言,治理废气的同时减少投资,是一项重大问题。市面上常见的“柴油吸收+碱洗脱硫+蓄热氧化”处理工艺,一次性投资巨大,运行维护费用极高,所需配套设施庞杂,占地面积大,工艺装置本身的火灾危险性高(甲类),与周边设施要求的安全间距大,实际处理比例低,实用性和有效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和吸附罐的零排放储罐废气治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零排放储罐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储罐,储罐连接废气处理装置;储罐连接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气相冷凝系统,气相冷凝系统的入口端连接气液分离器,气相冷凝系统的下出口端连接储液罐,气相冷凝系统的上出口端连接缓存罐,缓存罐的上出口端连接吸附罐;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包括气源,气源连接气相返回线路,气相返回线路连接气封阀组和限流孔板旁路,气封阀组连接储罐,限流孔板旁路连接储罐。
气相返回保护系统利用缓存罐中的废气平衡储罐内的压力,利用外界氮气稀释储罐内的氧气含量,提高储罐存储的安全性;气相冷凝系统回收储罐内的废气,并将废气液化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缓存罐盛放废气;吸附罐吸附废气,实现废气的零排放。
储罐上设置压力检测装置、呼吸人孔、阻火呼吸阀、阻火器和远传压力变送器。便于储罐的压力监控、废气的远距离输送,呼吸人孔、阻火呼吸阀和阻火器配合使用,提高储罐的安全性。
阻火器连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连接切断阀HV-01,切断阀HV-01连接离心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连接气液分离器。便于废气的远距离输送。
气液分离器的下出口端连接储液罐,上出口端连接气相冷凝系统和缓存罐;气相冷凝系统和缓存罐之间设置设置氧分析仪和切断阀HV-02。
气液分离器实现废气的气液分离,节约资源;气液分离器连接缓存罐,将未能处理的废气导入缓存罐中;氧分析仪检测废气中的氧含量,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储液罐的上出口端连接缓存罐,储液罐的下出口端连接液体灌装系统;储液罐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储液罐连接缓存罐,便于回收储液罐内的废气,排污口方便储液罐的排污作业。
缓存罐的上出口端通过减压阀连接吸附罐和气相返回线路;缓存罐的底部设置排污口,缓存罐设置排空管。排空管用时排出净化后的废气;排污口方便缓存罐排污作业。
限流孔板旁路设置孔板。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均伟,未经张均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8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法玻璃投料口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废塑料回收精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