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557.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卿云;雷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骏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内圈 机器人关节 含油轴承 外圈外壁 硬弹簧 本实用新型 万向连接 机器人 径向设置 外侧延伸 外圈径向 转动连接 上肢 两侧壁 外圈套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内圈外侧,所述内圈和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内圈两侧壁上对称设于两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内圈径向设置,所述外圈外壁面上设有硬弹簧,所述硬弹簧沿所述外圈径向向所述外圈外侧延伸,所述硬弹簧外侧套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采用第二连接杆与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扩大了机器人上肢的活动范围,提高了机器人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
背景技术
含油轴承(porous bearing)技术上的优点。利用烧结体的多孔性,使之含浸10%~40%(体积分数)润滑油,于自行供油状态下使用。随着含油轴承行业的不断发展,含油轴承具有成本低、能吸振、噪声小、在较长工作时间内不用加润滑油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不易润滑或不允许油脏污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都运用到了含油轴承,大量企业加入了含油轴承行业。
利用材质的多孔特性或与润滑油的亲和特性,在轴瓦安装使用前,使润滑油浸润轴瓦材料,轴承工作期间可以不加或较长时间不加润滑油,这种轴承称为含油轴承。含油轴承在非运转状态,润滑油充满其孔隙,运转时,轴回转因摩擦而发热,轴瓦热膨胀使孔隙减小,于是,润滑油溢出,进入轴承间隙。当轴停止转动后,轴瓦冷却,孔隙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孔隙。
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关节处因不允许油脏污的特点,多采用含油轴承控制关节转动,然而轴承的使用只能使关节沿一个方向转动,活动范围小,适应性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内圈外侧,所述内圈和外圈转动连接,所述内圈两侧壁上对称设于两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所述内圈径向设置,所述外圈外壁面上设有硬弹簧,所述硬弹簧沿所述外圈径向向所述外圈外侧延伸,所述硬弹簧外侧套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
轴承用于机器人胳膊关节处,内圈上的第一连接杆用于和下肢固定连接,外圈上的第二连接杆用于和上肢固定连接,上肢和下肢依靠轴承转动连接,同时由于第二连接杆与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上肢可以实现多角度摆动,硬弹簧设于第二连接杆内用于在上肢失去外部作用力时将上肢沿外圈径向进行复位。
进一步,为了实现第二连接杆与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外圈的一端设有连接球,所述外圈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球配合的球形槽,所述连接球嵌设于所述球形槽内与所述球形槽万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关节用含油轴承,采用第二连接杆与外圈外壁面万向连接,扩大了机器人上肢的活动范围,提高了机器人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圈,2、外圈,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硬弹簧,6、连接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骏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骏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