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木耳菌包防菌塞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004.8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和 |
主分类号: | A01G18/66 | 分类号: | A01G1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木耳菌包 防菌 菌塞 本实用新型 机械化生产 沿圆周方向 加厚 倒圆台形 间隔排列 上方开口 传统的 错层 均布 菌包 菌农 内壁 凸楞 外壁 保存 收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木耳菌包防菌塞,包括上方开口的倒圆台形菌塞本体,所述菌塞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加厚错层,所述菌塞本体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呈间隔排列的凸楞和凹槽。本实用新型属于菌包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可能,同时降低成本,为菌农增加收入的黑木耳菌包防菌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包保存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黑木耳菌包防菌塞。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黑木耳菌包正向工厂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但是菌包内塞还是采用手工塞棉花或泡沫阶段,塑料黑木耳菌包防菌塞的发明为这一环节的机械化提供完全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可能,同时降低成本,为菌农增加收入的黑木耳菌包防菌塞。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黑木耳菌包防菌塞,包括上方开口的倒圆台形菌塞本体,所述菌塞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加厚错层,所述菌塞本体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呈间隔排列的凸楞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厚错层向内延伸设于菌塞本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厚错层沿菌塞本体圆周方向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厚错层表面呈平滑曲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厚错层设于菌塞本体的中下部。
加厚错层、上方开口的构型设置适配于机械化生产操作,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
作为优选地,所述凸楞呈凸弧形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凹槽呈凹弧形设置。
塑料黑木耳菌包防菌塞塞入菌包的内眼,由于防菌塞外表面有凸楞和凹槽,这样就在菌包和防菌塞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隙,凸楞的深浅决定进入菌包内的空气数量,该产品凸楞的深浅正好满足了菌包内菌丝的生长,同时也抑制了其它杂菌的生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黑木耳菌包防菌塞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黑木耳菌包防菌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改变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化生产提供可能,同时降低成本,为菌农增加收入。本方案黑木耳菌包防菌塞采用塑料注塑工艺生产,生产工艺简单,同时便于大批量生产。在食用菌菌包生产过程中使用简便易行,只要把防菌塞塞进菌包内眼即可。本方案黑木耳菌包防菌塞由于全自动机械化生产,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可重复使用,减少了菌农的支出,增加了菌农的收益。同泡沫和棉花比较,本实用新型黑木耳菌包防菌塞具有体积小易运输的特点。黑木耳菌包防菌塞的使用,使菌包生产在这一环节由手工向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黑木耳菌包防菌塞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黑木耳菌包防菌塞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开口,2、菌塞本体,3、加厚错层,4、凸楞,5、凹槽,6、菌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黑木耳菌包防菌塞,包括上方开口1的倒圆台形菌塞本体2,所述菌塞本体2的内壁上设有加厚错层3,所述菌塞本体2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呈间隔排列的凸楞4和凹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和,未经刘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集成块式茶树菇培养盆
- 下一篇:一种存活率高的食用菌培养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