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014.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乔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华尚医(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带 背带 振子 本实用新型 可穿戴设备 缝合线 夹层 胶合 背部背带 电极串联 控制设备 腰部绑带 固定片 魔术贴 引出线 粘接剂 电极 缝合 轻便 接线 缝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背部背带和腰部绑带,所述背带和绑带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振子,所述振子上设有用于接线的电极,所述电极串联于导线上,所述导线一端均设有引出线。所述振子底部通过粘接剂胶合在背带和绑带夹层内,振子两侧的固定片通过缝合线与背带和绑带缝制在一起。所述背带与所述绑带两侧均设有魔术贴,所述的导线通过缝合线缝合在背带和绑带夹层内。本实用新型轻便、不易损坏、振动质量高、并且可以用控制设备进行调节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由治疗衣和设置在治疗衣夹层内的振子以及控制线路组成。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多是带按摩功能的按摩衣,不但笨重,振动效果差,而且内部线路混乱,振子容易掉落、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便、不易损坏、振动质量高、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可穿戴设备,包括背部背带和腰部绑带,所述背带和绑带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振子,所述振子上设有用于接线的电极,所述电极串联于导线上,所述导线一端均设有引出线。
优选的,所述振子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两侧边延伸出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孔,缝合线通过固定片中的固定孔将振子缝合固定在可穿戴设备上;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有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包括固定在下壳体内侧的线圈,线圈向下壳体外侧延伸出电极;所述次级包括设置在线圈正上方且与之平行的永磁体、固定连接在永磁体两端的质量块、固定在质量块两侧边的缓冲片、通过质量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壳体两内侧壁的弹簧、固定在两质量块上方的限位环以及与限位环相匹配且固定连接在上壳体两内侧壁之间的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振子底部通过粘接剂胶合在背带和绑带夹层内。
优选的,所述背带与所述绑带两侧均设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的导线通过缝合线缝合在背带和绑带夹层内。
优选的,所述背带上设有2×6共12个振子,所述绑带上设有6×2共12个振子,振子排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背部背带和腰部绑带互相独立,方便病人依据自身情况单独或同时治疗背部或腰部。
(2)人性化穿衣设计,穿戴方便舒适,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3)采用线性振子,小巧轻便,振动质量高,且减少了设备的重量。
(4)线性振子采用胶合、缝制两种方法固定在治疗衣上,使用过程中不易掉落,增强稳定性,且胶合使得振子能更直接、全面地将振动传递给治疗衣,再次提高了振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带结构图;
图2为绑带结构图;
图3为振子结构图;
图4为振子俯视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固定片,4-固定孔,5-线圈,6-永磁体,7-质量块,8-弹簧,9-缓冲片,10-电极,11-限位环,12-限位杆,13-背带,14-绑带,15-振子,16-导线,17-引出线,18-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华尚医(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华尚医(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