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1995.2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 |
主分类号: | G01N3/313 | 分类号: | G01N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330108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碎渣 管件 底板 漏斗型槽 钢化玻璃 防溅 破碎装置 无线控制 放置槽 预埋柱 上端 立柱 本实用新型 起爆 回收容器 旋转把手 周围器件 玻璃渣 插入环 下端口 掉落 滑板 卡板 卡入 拉板 下端 预埋 锥型 混凝土 伤害 脱离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匀设有锥型预埋柱,所述锥形预埋柱预埋在混凝土面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下侧设有漏斗型槽,所述漏斗型槽的下端口固定连接有管件。旋转把手,卡板卡入下侧的卡槽内,防溅箱插入环槽内,起爆后,通过防溅箱,将玻璃碎渣隔绝在防溅箱内,继而防止玻璃碎渣崩溅伤害外部周围器件,玻璃碎渣通过漏斗型槽,将玻璃渣引导至管件内,向右拉动拉板,滑板向右脱离管件,继而管件内的玻璃碎渣掉落至回收容器内,方便集中清理玻璃碎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和冲击性。
钢化玻璃设计出来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实验,来测试它的强度,而现有的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采用小型炸药安装在钢化玻璃上,然后进行无线控制爆炸,爆炸时,会使玻璃渣各个方向崩溅,不仅实验后难以集中清理玻璃渣,同时可能会对周围的器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匀设有锥型预埋柱,所述锥形预埋柱预埋在混凝土面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端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下侧设有漏斗型槽,所述漏斗型槽的下端口固定连接有管件,右侧的立柱下侧内部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方形滑杆,所述方形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方形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滑动接触管件的下端,所述平板的上端外缘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防溅箱,所述防溅箱的下部左右端设有方形凸起,所述立柱的中侧内端设有方形滑槽,所述方形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方形凸起,所述防溅箱的上端设有通气孔,所述防溅箱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转柱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的上端滑动接触圆板的下端,所述转套的下端滑动接触防溅箱的上端,所述转套的左右侧对称设有卡板,所述立柱的内端上侧对称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上下端粘接有磁铁块,所述卡板的上下端滑动接触磁铁块的内端。
优选的,所述方形滑杆的左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端上侧滑动接触管件的右侧,方形滑杆的外侧套有弹簧,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右端,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化玻璃无线控制破碎装置,旋转把手,卡板卡入下侧的卡槽内,防溅箱插入环槽内,起爆后,通过防溅箱,将玻璃碎渣隔绝在防溅箱内,继而防止玻璃碎渣崩溅伤害外部周围器件,玻璃碎渣通过漏斗型槽,将玻璃渣引导至管件内,向右拉动拉板,滑板向右脱离管件,继而管件内的玻璃碎渣掉落至回收容器内,方便集中清理玻璃碎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溅箱与环槽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滑槽与方形凸起配合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锥型预埋柱、3混凝土面、4立柱、5平板、6放置槽、7漏斗型槽、8管件、9方形孔、10方形滑杆、11滑板、12限位板、13弹簧、14环槽、15防溅箱、16方形凸起、17方形滑槽、18通气孔、19转柱、20圆板、21转套、22卡板、23把手、24卡槽、25磁铁块、101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未经杨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1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锤式动力冲击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粘扣带疲劳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