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52940.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2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5/02 | 分类号: | C03B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4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包 熔浆 本实用新型 玻璃板 玻璃成型装置 长度方向延伸 玻璃使用率 玻璃 玻璃成型 玻璃拉伸 玻璃原板 成型装置 传统玻璃 厚薄 不均匀 均匀性 使用率 拉伸 下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成型装置,涉及玻璃成型领域,基于传统玻璃成型装置中玻璃板成型厚薄不均匀、玻璃使用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包一和水包二,熔浆槽位于水包一和水包二下端,玻璃熔浆自熔浆槽内向上拉伸,水包一和水包二分别设置在玻璃拉伸路径两侧,水包一和水包二均沿路径长度方向延伸,水包一靠近熔浆槽的端部与熔浆槽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水包二靠近熔浆槽的端部与熔浆槽的距离为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降低玻璃板两端的厚度,提高玻璃整体厚度的均匀性,提高玻璃原板的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玻璃成型装置中玻璃熔浆自熔浆槽内取出后向前拉伸,沿玻璃熔浆拉伸路径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却水包长度相等且两侧的冷却水包头端距离熔浆槽的距离相等,玻璃熔浆与水包接触后,冷却过程中由于两端玻璃熔浆滞留时间长,水包两端及周围温度对玻璃熔浆的影响,造成玻璃板两端与板中厚度明显偏差较大。传统冷却水包在成型过程中冷却效果不均,玻璃板两端的厚度较高,影响玻璃整体厚度的均匀性,且影响玻璃的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玻璃板厚薄不均匀、玻璃使用率低。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玻璃成型装置,包括水包一、水包二和熔浆槽,所述熔浆槽位于水包一和水包二的下端,玻璃熔浆位于所述熔浆槽内,所述玻璃熔浆自熔浆槽内向上拉伸,所述水包一和水包二分别设置在玻璃拉伸路径两侧,且水包一和水包二均沿路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水包一靠近熔浆槽的端部与熔浆槽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水包二靠近熔浆槽的端部与熔浆槽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与水包二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与水包二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的长度小于水包二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和水包二的中心连成的直线与水包一垂直。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水包二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水包一下端面,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水包一上端面,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水包二下端面,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水包二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上设有第一进水阀,第一出水口上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二进水口上设有第二进水阀,第二出水口上设有第二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水包一和水包二外壁上都设有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玻璃板两端的厚度,提高玻璃整体厚度的均匀性,提高玻璃原板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玻璃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玻璃成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包一;11-第一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11-第一进水阀;121-第一出水阀;2-水包二;21-第二进水口;22-第二出水口;211-第二进水阀;221-第二出水阀;3-熔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52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熔窑内壁的消泡剂喷枪
- 下一篇:一种玻璃片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