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温、控速节能环保的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6039.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蒋涛;周脉席;李林;郭晋川;刘鲁强;彭华娟;周立新;王忠民;甘福;罗辉;杨建坤;吴俣萍;陈树亮;黄小兵;韦美富;梁晓宁;熊湾;曾宏;陈冠桦;陈佳志;梁雄天;刘永盛;韦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4/24 | 分类号: | C04B24/24;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羧酸减水剂 电动搅拌器 反应装置 三口烧瓶 温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恒温电热套 调速装置 合成装置 节能环保 可控温 回流冷凝管 数字显示屏 调速 调温旋钮 定时旋钮 合成反应 合成过程 温度计 固定架 速率和 可控 直口 电线 电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温、控速节能环保的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装置,包括温控装置、反应装置和调速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在反应装置的下方;所述温控装置为采用恒温电热套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数字显示屏A、定时旋钮A和调温旋钮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三口烧瓶,通过固定架对三口烧瓶进行固定,所述三口烧瓶的三个直口上分别设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所述电动搅拌器的电机通过电线与调速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控恒温电热套,保证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温度;采用电动搅拌器,可以在功率、调速和定时方面满足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过程中的要求,使原料在反应过程中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合成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控温、控速节能环保的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制备混凝土时的常见外加剂,它能减少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缩短混凝土养护龄期,保证工程施工进度,使混凝土具有长期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聚羧酸型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的减水剂,不仅性能优异,而且生产和使用具有环保特性,有害物质含量少,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
目前聚羧酸减水剂的聚合反应一般在反应釜或类似装置内进行,在一定温度下使多种活性单体进行共聚,合成出含有不同分子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如中国专利CN206924762U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固含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装置,该装置采用了一种浸入式加料机构,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能力和分散保持能力,但该装置只能在常温下进行,不能满足其他温度下的反应,合成出的聚羧酸减水剂类型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专利CN203229484U 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聚合生产装置,该装置配有计量装置及专门的回收装置。控制装置可根据计量装置发送的数据信息来自动调节可调节阀门的开口度,避免物料浪费,回收装置可对易挥发的物质进行回收,可起到环保的作用,但是无转速控制装置,无法保证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质量难以保证。中国专利CN103553417B涉及一种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及生产装置,该减水剂配方合理、性能可靠,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减水率能达到35%以上,其与丙- 苯纳米核壳乳液等其他功能性成分进行合理复配,可提高产品的适应性,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所需原料种类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控温及调速,并且能够实现冷热水循环利用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温、控速节能环保的聚羧酸减水剂合成装置,所述合成装置包括温控装置、反应装置和调速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在反应装置的下方;所述温控装置为采用恒温电热套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数字显示屏A、定时旋钮A和调温旋钮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三口烧瓶,通过固定架对三口烧瓶进行固定,所述三口烧瓶的三个直口上分别设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所述电动搅拌器的电机通过电线与调速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速装置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电动搅拌器搅拌时间和搅拌叶片搅拌速率的定时旋钮B和调速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调速装置还设有显示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的数字显示屏B。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片为螺旋桨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搅拌器设在三口烧瓶的中间直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冷凝管的上下口分别连接水槽A和水槽B。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A置于支座上,并使水槽A底部的高度高于水槽B的上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B内还设有抽水泵,将冷水抽入回流冷凝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A通过导管与水槽B连接,导管上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6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铸焊结合篦板
- 下一篇:一种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