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2555.2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刘光旺;刘珅;曲新华;高娟;戴维享;赵猛;王栋;王兆红;冯杰;孟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32;A61B17/9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杆 按压杆 驱动杆 弹簧 铰接 本实用新型 铰接轴铰接 分离钳 粘连带 椎间孔 容纳 刃口 通孔 医疗器械领域 按压 神经 剪切操作 剪切过程 驱动方式 自动复位 剪切 传统的 神经根 收纳槽 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分离杆、按压杆、弹簧、第一连杆、驱动杆和分离杆,分离杆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按压杆通过的通孔,分离杆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弹簧的收纳槽,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按压杆上、另一端与驱动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分离杆上,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杆的一端相铰接,分离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分离杆上,分离杆对应分离杆的端部具有外延的刃口,刃口上具有一用于容纳神经根上粘连带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驱动方式,按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自动复位,按压的方式使操作更加便捷,便于剪切操作,避免在剪切过程中粘连带滑动,不利于剪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存在致压物(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等)卡压神经根,神经根长期受压将出现局部炎症水肿,神经与周围如纤维环、后纵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等粘连,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需要暴露、探查、松解神经根,现有的椎间孔镜下分离神经的工具主要为神经剥离子,神经剥离子为固定单平面设计,剥离角度、范围均较小,操作效率低,对神经根腹侧松解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包括支撑杆、按压杆、弹簧、第一连杆、驱动杆和分离杆,所述支撑杆内具有驱动通道,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压杆通过的通孔,所述按压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杆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收纳槽,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收纳槽内,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收纳槽的底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按压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按压杆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分离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分离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对应所述分离杆的端部具有外延的刃口,所述刃口上具有一用于容纳神经根粘连束带的凹槽。
更优地,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按钮。
更优地,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分离杆的端部开设有用于连接吸管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利用按压杆带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带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分离杆动作,按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自动复位,按压的方式使操作更加便捷,分离杆与刃口相配合,可以将神经根松解并上抬于分离杆背侧,分离后的粘连束带可滑入刃口凹槽内,便于剪切操作,彻底松解神经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孔镜用神经分离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杆,11-驱动通道,12-刃口,13-凹槽,20-按压杆,21-弹簧,22-第一连杆,23-驱动杆,24-分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2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内镜下钛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胸外科手术缝合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