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41995.6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静民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支承管 换热管排 换热器 浇注料 内腔 通孔 种管 炉膛 本实用新型 大流量废气 并列放置 连接接头 平行设置 剩余空间 竖立放置 焚烧炉 穿入 多排 拼接 填充 竖立 焚烧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管排,所述的换热管排为多排,竖立并列放置;所述的各换热管排包括由支承管、换热管和浇注料组成;所述的支承管为多根竖立放置;所述的支承管由下至上设有多对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的换热管为多根,各所述的换热管在水平方向穿入支承管的对应的通孔,所有换热管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需要延长的两根换热管之间的连接接头设置于支承管的内腔;支承管内腔的剩余空间设有所述的浇注料进行填充。可轻松快速完成焚烧炉膛内大量的短换热管的拼接,使大流量废气焚烧炉的制造变得容易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焚烧炉的换热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VOCs气体焚烧炉炉膛的换热器结构,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排放VOCs废气已成为大气污染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VOCs的治理最彻底的手段是采用高温热解方法,通过高温把高毒性的VOCs气体燃烧最后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排放,可满足有害气体高去除率的环保要求。
对VOCs气体热解的方法包括有直接焚烧(TO)和催化焚烧(CO)技术,上述两种技术都需要将废气焚烧后的烟气余热与进入炉膛的废气进行换热以提升废气的基础温度以节省助燃能耗以及降低排放烟气的温度,现时大部分采用耐温较高的金属管(如310s不锈钢管),由于这种耐高温的不锈钢管价格不菲使制造成本高昂,而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高温换热器存在高温状态下所产生的热应力和热膨胀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质量风险。陶瓷管、石英管等非金属管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换热材料,其在高温状态下具有比金属管更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但非金属管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陶瓷管的导热系数较低,需要增加陶瓷管的数量及长度来增加换热面以弥补其导热性较低的不足,由于陶瓷管的生产受其工艺限制,不能像金属管那样做得很长的规格,只能通过拼接方法来增加长度,而陶瓷管的拼接比较困难,拼接处容易出现渗漏而影响使用,严重者会造成废气焚烧炉的烟气排放不达标。
还有,陶瓷管或石英管之类的非金属管如果安装布置不当还有易碎的问题出现。
再有,为了提高性能或降低成本,在炉膛不同温度区域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换热管(如陶瓷管和金属管)时,不同材质的换热管的拼接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应用于废气焚烧炉的换热器结构,将废气焚烧炉的制造变得简单容易,更可提高废气焚烧炉换热性能,以及降低运行成本并实现排放达标。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管排2,所述的换热管排2为多排,各换热管排间竖立并列放置;所述的各换热管排2包括支承管3、换热管4和浇注料5;所述的支承管3为多根竖立放置;所述的支承管3由下至上设有多对水平方向的通孔31;所述的换热管4为多根,各所述的换热管在水平方向穿入支承管3的对应的通孔31,所有换热管4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需要接驳延长的两根换热管4之间的连接接头设置于支承管3的内腔;支承管3内腔的剩余空间6设有所述的浇注料5进行填充。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支承管3为陶瓷管或金属管。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换热管4为陶瓷管、石英管或金属管。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换热管4采用同类材质换热管或不同材质换热管进行拼接。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浇注料为耐火浇注料或混凝土。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换热管4其外径小于支承管3的内径。
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支承管3上的水平通孔31其孔径略大于换热管4的外径。
进一步的改进为:相互平行放置的换热管4之间留有空间。
该种管式换热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静民,未经杨静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4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氮高效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VOCs废气治理的一体化催化燃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