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1728.0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威健;梁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30 | 分类号: | B01D3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单元 空气净化单元 壳体中段 出口连接段 进口连接段 通风系统 可拆卸 装入 开口 空气净化设备 侧面 管道连接 减少系统 连接管道 上游端口 下游端口 传统的 直管道 壳体 筒形 联接 上游 安置 维护 | ||
一种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沿气流方向筒形的壳体和位于该壳体中段内的过滤单元以及位于过滤单元上游的进口连接段和位于过滤单元下游的出口连接段;所述壳体中段的侧面具有供所述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装入的开口;所述进口连接段的上游端口和出口连接段的下游端口分别具有适合与系统中的管道连接的结构。该空气净化单元可于系统既有直管道中插入联接,大大节省了传统的供独立的空气净化设备安置的位置和专门的连接管道,因而显著减少系统体积和成本,并且壳体中段的侧面具有供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装入的开口,维护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单元,IPC分类可属于B01D35/30。
背景技术
传统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功能均以独立的空气净化设备实现,因而联接较为复杂而体积较为庞大。
有关术语和公知常识,除本说明书已指明外,可参考国家标准GB/T 1680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器》和GB/T 5015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以及《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年第2版)和《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2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单元,可比传统设计结构简单,因而显著减少体积和成本,并且维护比较方便。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系统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
——沿气流方向筒形的壳体和位于该壳体中段内的过滤单元以及位于过滤单元上游的进口连接段和位于过滤单元下游的出口连接段;
——所述壳体中段的侧面具有供所述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装入的开口;
——所述进口连接段的上游端口和出口连接段的下游端口分别具有适合与系统中的管道连接的结构。
按照该设计,该空气净化单元即可于系统既有直管道中插入联接,大大节省了传统的供独立的空气净化设备安置的位置和专门的连接管道,因而显著减少系统体积和成本,并且壳体中段的侧面具有供过滤单元可拆卸地装入的开口,维护十分方便。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之一是:所述过滤单元的壳体为沿气流直线方向内置过滤材料的筒形体,自所述开口装入空气净化单元壳体内后与该开口处外侧壁贴平或平齐,且二者邻接处具有供装入后固定的结构,该结构最好为倒扣结构,外侧面具有供装拆操作的提手。这是紧凑且方便维护操作的结构。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之二是:所述进口连接段和出口连接段各具有自过滤单元断面向连接段预定连接的外部管道断面过渡的形状,且由一安装板联接为一体;所述筒形的壳体于安装板上方插入该二连接段之间对接,并于对接处以卡箍卡紧固定。该整体性设计既方便现场安装,又利于过滤单元的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主体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过滤单元装入主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主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的过滤单元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过滤单元装入主体的结构主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整体结构(卡箍未卡紧)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净化单元整体结构(卡箍未卡紧)左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1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饮用水过滤装置的止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化水净水器安装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