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感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1256.9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任胜利;任伯俊;徐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光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感报警器 报警装置 误报 烟感 本实用新型 屏幕视频 中控室 消防联动装置 自动灭火设备 监控上位机 监控摄像头 摄像头连接 烟感探测器 摄像头 财产损失 人力损耗 直接观察 上位机 直观 报警 消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感报警装置,包括烟感报警器,所述烟感报警器上安装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感报警装置,集成烟感探测器和监控摄像头功能,使用时将烟感报警器和摄像头连接消防中控室的上位机,中控室值班人员通过监控上位机的屏幕视频,直观快速的反应,确认是否误报,若误报则关闭自动灭火设备和消防联动装置,并取消报警,由于通过屏幕视频可直接观察,因此大大缩短了确认是否误报所需的时间,不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力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感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当中,保安室的监控设备监控并不全面,并在监控显示屏上轮播监控画面,当烟感报警器误报时,在消防中控室人员需到报警现场或通过电话,对讲等方式确定是否是误报,如果是误报,即手动停止消防联动设备,取消报警,由于值班人员联系确认是否误报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灭火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早已启动,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力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感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感报警装置,包括烟感报警器,所述烟感报警器上安装有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烟感报警器的顶部设置有风扇盒,所述风扇盒内安装有风扇,所述烟感报警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扇盒内部连通的第一风孔,所述风扇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孔,所述风扇盒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风孔连通的风管;所述风扇盒的顶部位于所述风管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位于所述风管的另一侧,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未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风扇盒上;所述盖板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垫周向设置有弹性遮挡膜,所述弹性遮挡膜的顶部与所述盖板连接,底部与所述风扇盒连接,所述弹性遮挡膜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烟感报警器的顶部设置有风扇盒,所述风扇盒内安装有风扇,所述烟感报警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扇盒内部连通的第一风孔,所述风扇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风孔,所述风扇盒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风孔连通的风管;所述风扇盒的顶部位于所述风管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位于所述风管的另一侧,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未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风扇盒上;所述风扇盒的顶部沿所述密封垫周向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的顶部为敞开的,所述夹层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风管的高度,所述盖板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垫周向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插入所述夹层内,所述插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插板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高度;所述夹层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槽,所述抽水槽的高度低于所述夹层的其它部分的高度,所述抽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抽水管的底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风扇盒连接有抽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抽水泵的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未与所述抽水泵连接的一端连接有蓄水盒,所述蓄水盒固定于所述风扇盒上,所述蓄水盒与所述夹层之间通过通水管连通,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33,所述电磁阀与所述风扇联动。
可选的,所述插板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夹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限位块。
可选的,所述电磁阀用抽水泵代替,所述通水管位于所述夹层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风扇盒内设置有定时器和处理器,所述定时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风扇、电磁阀和抽水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垫周向设置有弹性遮挡膜,所述弹性遮挡膜的顶部与所述盖板连接,底部与所述风扇盒连接,所述弹性阻挡膜位于所述夹层的外侧,所述弹性遮挡膜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光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光新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1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图像火灾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烟雾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