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9457.5 | 申请日: | 2018-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衡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区 河道 水质净化系统 河流 河堤 水生植物 本实用新型 净化区域 净化效果 内部固定 内部设置 前端设置 倾斜结构 泄洪能力 中间设置 导流墙 防护层 防护墙 防护网 拦截网 汛期 铺设 河水 净化 上游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内部设置填料区,所述填料区中间设置河流区,所述河流区为S形结构,且河流区与填料区之间设置防护层,所述填料区与河道的河堤之间设置防护墙,所述填料区上游的河道内部固定设置拦截网,且填料区的前端设置导流墙,所述填料区表面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河道的河堤表面为倾斜结构,且河堤表面铺设防护网,本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采用改变河流区形状和截面的方式,增加流速,延长净化区域,并通过物理和生物两种方式对河水进行净化,保证净化效果,且不会对汛期河流泄洪能力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治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河流系统的生态平衡,造成河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污染加剧。我国北方地区的河流天然径流小,河流水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天然雨水等组成的混杂水,富含有机物及氮磷等,河水呈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由于北方地区河道具有污染严重、河水流量小等特点,所以不便于实施河道异位修复技术。因此,利用河床进行原位构建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对于河流的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采用改变河流区形状和截面的方式,增加流速,延长净化区域,并通过物理和生物两种方式对河水进行净化,保证净化效果,且不会对汛期河流泄洪能力造成影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内部设置填料区,所述填料区中间设置河流区,所述河流区为S形结构,且河流区与填料区之间设置防护层,所述填料区与河道的河堤之间设置防护墙,所述填料区上游的河道内部固定设置拦截网,且填料区的前端设置导流墙,所述填料区表面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河道的河堤表面为倾斜结构,且河堤表面铺设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截网为金属框架结构,且拦截网沿河流方向向两侧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料区共分为三层进行填充,且填料区从下至上依次为粗砾石、细砾石和种植土壤,所述种植土壤内部栽种水生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为生态袋内部填充种植土后堆积,且防护层的高度与填料区高度相同,且防护层和填料区高度低于河道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墙为生态袋内部填充无烟煤和沸石后进行堆积,且导流墙向后倾斜布置,且导流墙的开口与河流区的入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水流较缓河道的水质净化系统在填料区前端增加拦截网,能够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拦截,并通过拦截网的特殊结构,使得垃圾能够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向河岸两侧,便于清理和维护,而且在填料区前端增加装有无烟煤和沸石的生态袋作为导流墙,对水流进行导向作用的同时,利用无烟煤和沸石的特性,强化对磷、氨氮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生态袋透水不透土的特性,使河水能够进入到填料区内部,利用水生植物生长吸收水中富营养物质,避免水中藻类横生,提升水中的溶氧量,改善河水的生态环境,而且填料区内部采用粗砾石和细砾石分层进行填充,保证砾石之间的间隙,避免内部因藻类生长造成的堵塞,而且河流区采用S形结构,延长了净化河段,且增加了河水与防护层的冲击力和冲击面积,而且填料区的高度低于河道的河堤高度,不会对河道的泄洪能力造成影响,保证周边居民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衡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衡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9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藻类控制的食藻生物自动培养与投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