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伤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21302.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华;刘彦慧;刘华征;张春梅;刘璟莹;李晨阳;王雅春;王丹;郭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雨晴 |
地址: | 30019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套筒 锥形中空 护针帽 针头 防刺伤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针栓 针筒 双层密闭结构 一体制出的 活塞 顶部中心 活动安装 技术特点 加药过程 可拆卸的 同轴活动 无菌环境 向下延伸 针筒外壁 中空圆筒 套针帽 针刺伤 内层 小壶 针柄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栓、针筒、针柄和活动安装在针筒内的活塞;其技术特点在于:在针筒外壁上同轴活动套装有防护套筒,在针头顶部套装有可拆卸的护针帽,该护针帽为双层密闭结构,外层为锥形中空防护套筒,内层为从该锥形中空防护套筒顶部中心向下延伸一体制出的中空圆筒,该锥形中空防护套筒底部套装在针栓上。本实用新型便于打开护针帽,能够防止回套针帽及给墨菲式小壶加药过程发生的针刺伤,并保证针头处于无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涉及医用注射器,尤其是一种一种防刺伤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临床护士每日需要进行大量抽吸药液、注射等操作,需要频繁打开/关闭护针帽,极易发生针刺伤,对护士自身健康、心理负担、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效率等产生重大影响。有效防止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是控制发生锐器伤的关键环节。
目前,针对防刺伤注射器的设计较少,主要关注于两个方面:针栓与针筒乳头处机关设计以及护针帽的设计。前者设计意义不大,针与针筒的分离主要在注射器用毕弃去阶段,临床锐器盒均设计有水滴形卡槽,便于实现。后者存在以下缺点:①回套护针帽时,针头会触及针帽内壁,操作不规范合理;②注射器给墨菲式小壶加药操作是针刺伤的另一高发阶段,与回套针帽过程是护士最主要发生针刺伤阶段,但现有设计无此阶段的防护措施。
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已公开的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护高效且使用便捷的防刺伤安剖开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栓、针筒、针柄和活动安装在针筒内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在针筒外壁上同轴活动套装有防护套筒,在针头顶部套装有可拆卸的护针帽,该护针帽为双层密闭结构,外层为锥形中空防护套筒,内层为从该锥形中空防护套筒顶部中心向下延伸一体制出的中空圆筒,该锥形中空防护套筒底部套装在针栓上。
而且,所述中空圆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该橡胶弹簧与针栓紧密接触。
而且,在所述锥形中空防护套筒的外壁两侧对称铰装有两个紧固夹臂,在锥形中空防护套筒的对应位置制有与所述紧固夹臂相适配的通槽,在针栓上对应位置制有与紧固夹臂相适配的环形卡槽。
而且,所述防护套筒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针筒外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制有一固定卡槽,在防护套筒内壁下部的对应位置制有与该固定卡槽相适配的弹性凸块,在该卡槽一侧的针筒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护针帽分内外两层,注射器针头置于密闭部件内,护针帽内层的中空圆筒下方固定连接有密闭橡胶弹簧。密闭橡胶弹簧可与针栓严密接触,确保其具备密闭性功能,保证针头无菌态。而且通过护针帽两侧夹臂的配合使用,使护针帽牢固固定在针头上,防止针头脱出产生的刺伤,同时保证针头处于相对无菌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筒设计,在需要如给墨菲式小壶加药时,防护套筒边沿将保护操作者避免发生针刺伤。
3.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筒可独立包装生产,仅在需要时组装使用,进一步减少耗材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1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过滤功能的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4自由度自动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