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昏迷病人下肢肢体功能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8105.X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吕静渊;张芳;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5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位垫 脚部 腿部 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肢体功能位 病人下肢 固定装置 脚垫 昏迷 病人肢体 功能位置 患者下肢 患者小腿 前后转动 膝盖弯曲 左右晃动 左右移动 大腿部 废用性 柔性垫 脚踝 肌肉 瘫痪 牵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昏迷病人下肢肢体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腿部体位垫和脚部活动装置,其中:腿部体位垫为中部高、两端低的柔性垫,脚部活动装置固定在腿部体位垫的一端,患者的大腿部放在腿部体位垫远离脚部活动装置的一端,膝盖弯曲部位于腿部体位垫中部,脚踝位于腿部体位垫靠近脚部活动装置的一端,脚部活动装置包括置脚垫,置脚垫既有前后转动,又左右晃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患者下肢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通过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前后、左右移动,牵动患者小腿肌肉,防止病人肢体废用性瘫痪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昏迷病人下肢肢体功能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昏迷及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由于不能自己主动活动,长时间卧床,可引起肢体肌肉萎缩,大小关节僵直,造成病人肢体废用性瘫痪,等病人清醒或能下床时则影响康复。所以保持下肢良好的功能位置对昏迷病人清醒后早日下床活动至关重要,要防止肢体肌肉萎缩,方法就是主动或被动的活动患者的肢体,目前所用的翻身枕只能起到抬高作用,不能保持下肢关节的功能位,所以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患者下肢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通过对患者的脚部进行前后、左右移动,牵动患者小腿肌肉,防止病人肢体废用性瘫痪的昏迷病人下肢肢体功能位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昏迷病人下肢肢体功能位固定装置,包括腿部体位垫和脚部活动装置,其中:腿部体位垫为中部高、两端低的柔性垫,脚部活动装置固定在腿部体位垫的一端,患者的大腿部放在腿部体位垫远离脚部活动装置的一端,膝盖弯曲部位于腿部体位垫中部,脚踝位于腿部体位垫靠近脚部活动装置的一端,脚部活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一转向轴传动连接,转向轴的前端固定有一偏心杆,偏心杆的端部设置有凸球体,壳体外部设置有一置脚垫,置脚垫下端与支架铰接配合,置脚垫能以其与支架铰接的点为轴,左右和前后转动,置脚垫面向腿部体位垫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脚部固定槽,患者的脚能伸入脚部固定槽中固定,置脚垫背向腿部体位垫的一侧设置有脚垫运动导向槽,脚垫运动导向槽的槽底膨大,凸球体卡在脚垫运动导向槽槽底中无法退出,凸球体能在脚垫运动导向槽中移动,转向轴能带动偏心杆端部的凸球体以转向轴为轴作圆周运动,脚垫运动导向槽为环形槽体,脚垫运动导向槽的上部和下部为弧形槽,脚垫运动导向槽的上部至转向轴前端的距离大于脚垫运动导向槽的下部至转向轴前端的距离,脚垫运动导向槽左部和右部为直槽,弧形槽的弧度与凸球体圆周运动的弧度相适应,偏心杆在转动过程中,偏心杆从脚垫运动导向槽的上部移动到脚垫运动导向槽的下部时,偏心杆会将置脚垫向腿部体位垫方向推动,使置脚垫以其与支架铰接的点为轴,向腿部体位垫方向转动,偏心杆经过运动导向槽的左部或右部直槽,与直槽的侧壁发生挤压,迫使置脚垫向左或向右晃动,从而使置脚垫既有前后转动,又左右晃动。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壳体的后部安装有固定卡,固定卡能固定在床尾护栏上。
上述的电机的电机轴与一减速器连接,减速器将电机轴的转速降速后通过输出轴输出,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向轴传动连接。
上述的转向轴通过轴承套安装在支架上,转向轴能相对于支架转动。
上述的电机为直流电机,以电池驱动,电池与电机的连接回路上设置有开关,开关设在壳体表面。
上述的腿部体位垫上设置有两道置腿槽,置腿槽从腿部体位垫前端延伸至腿部体位垫后端,患者的腿置于置腿槽中,置腿槽两侧壁使患者的腿无法左右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8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安全护理装置
- 下一篇:滚珠式双层滑动转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