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7720.9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李慎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庆庆 |
地址: | 27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加氢反应器 原料油 加热炉 第一换热器 燃料油品质 生产装置 节能型 燃料油 热高压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 原料油泵 热低压分离器 第二换热器 加氢反应器 蒸发冷却器 工作能力 加氢脱硫 生产效率 依次连接 运行成本 反应物 芳烃油 预加氢 蒸发塔 脱硫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油泵、第一换热器、第一加热炉、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热高压分离器、热低压分离器、蒸发塔、蒸发冷却器、反应物泵、第二换热器、第二加热炉、燃料油加氢反应器;所述原料油泵、第一换热器、第一加热炉、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一端依次连接,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热高压分离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的使用,增加了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能力,使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既可以为芳烃油加氢脱硫,又可以为燃料油预加氢脱硫;降低了投资,减少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状焦生产的领域,尤其是针对针状焦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燃料油品质的提升改良,具体为一种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工艺中燃料油与芳烃油分别加氢,或者燃料油干脆不进行加氢除硫工艺,如果燃料油不进行加氢除硫,生产的针状焦品质会降低,如果燃料油与芳烃油分别加氢,工艺繁琐,投资高且对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投资且充分利用现有装置的特点,改芳烃油加氢反应器为芳烃油和燃料油共同加氢,即达到了芳烃油加氢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燃料油预加氢的目的,还减少了投资。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此种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油泵、第一换热器、第一加热炉、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热高压分离器、热低压分离器、蒸发塔、蒸发冷却器、反应物泵、第二换热器、第二加热炉、燃料油加氢反应器;所述原料油泵、第一换热器、第一加热炉、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热器与热高压分离器连接;所述热高压分离器的底端依次与热低压分离器、蒸发塔连接,所述热高压分离器的顶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升温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塔的顶端通过蒸发冷却器、反应物泵接入第二换热器的升温输入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升温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加热炉、燃料油加氢反应器与第二换热器的降温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塔的底端设有芳烃油冷却器。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冷却器、反应物泵之间设有缓冲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降温输出端与脱硫后燃料油去分馏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冷却器包括冷凝水螺旋输入管、多根进气管、设在冷凝水螺旋输入管上的调速泵,进气管气流方向与冷凝水螺旋输入管中水流方向是相反的,更高效的完成热量传递,调速泵根据冷却量大小调整合适的转速。
生产作业时,芳烃油和燃料油(柴油、汽油)经过原料油泵加压后,与来自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后产物进行换热后进入第一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物料进入到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内,在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内完成芳烃油的加氢脱硫和燃料油的预加氢;反应后的产物经过第一换热器后进入到热高压分离器,热高压分离器底部物料减压进入热低压分离器,从热低压分离器进入蒸发塔内,塔底部是加氢脱硫后的芳烃油经过芳烃油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到针状焦延迟焦化装置生产针状焦;蒸发塔顶部的气相物料经冷却液化后再经反应物泵加压与热高压分离器顶部物料进入第二换热器升温输入端,从第二换热器升温输出端输出后进入第二加热炉加热,加热完的物料进入到燃料油加氢反应器,在燃料油加氢反应器内完成燃料油的加氢脱硫,反应后的产品进入到分馏系统进行分馏出合格的燃料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增加了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能力,使原料油预加氢反应器既可以为芳烃油加氢脱硫,又可以为燃料油预加氢脱硫;降低了投资,减少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节能型提高燃料油品质的生产装置的蒸发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7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负压脱苯系统排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乙炔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