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染水净化单元及使用有该单元的污染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9022.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昭;岛田宪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理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水净化 碳纤维织物 净化部件 本实用新型 污染物质 组合配置 组装结构 棒状体 铁板 吊挂 内框 外框 收容 净化 海洋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受污染的海洋、江河、湖沼等的污染物质的污染水净化单元及使用有该单元的污染水净化装置。具体而言,将仅由碳纤维织物构成的第一净化部件、在碳纤维织物之中收容有铁板的第二净化部件适当组合配置并吊挂在棒状体组装结构物的外框及内框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净化受污染的海洋、江河、湖沼等的污染物质的污染水净化单元及使用有该单元的污染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净化受污染的海洋、江河、湖沼等的污染物质的方法、装置,开发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装置。其中,提出有下述方法,即,将碳纤维用作净化部件,并将该净化部件设置到污染的海洋、江河、湖沼等来进行净化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7100号公报)中,公开有将碳纤维制织物作为净化部件的情况,所述碳纤维制织物是将碳纤维以经线和纬线的形式而形成的,此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55249号公报)中,公开有为了吸收污染水所包含的氮、磷而使碳纤维制织物和铁板组合的技术,并且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5850号公报)中,公开有单元化的技术,以便容易进行设置·维护。此外,还提出有很多其他相关的专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7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55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5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97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4-200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172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8-266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单元为跨越小规模水路的两壁而设置悬挂单元,并在该悬挂单元上悬挂净化部件的单元,而非可以设置在广阔的海洋、江河、湖沼等的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广阔的海洋、江河、湖沼等也能够简单地设置且更容易维护的污染水净化单元及使用有该单元的污染水净化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净化海洋、江河、湖沼内的污染物质的污染水净化单元,由碳纤维净化部件、吊挂所述碳纤维净化部件的棒状体组装结构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净化部件为织入有下述线的织物,即,将多根碳纤维通过水溶性树脂粘结剂粘接并束扎的线,并由仅由所述织物构成的第一净化部件、将所述织物形成袋状且在该袋状之中收容有铁板或包含铁质的板材的第二净化部件构成,所述棒状体组装结构物包含:外框,在俯视下将棒状体配置成多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及多个内框,将棒状体配置于所述外框的内侧空间,在所述棒状体组装结构物的所述外框及所述内框上,组合配置并吊挂有多个所述第一净化部件及所述第二净化部件。
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即使受污染的海洋、江河、湖沼(净化对象环境)为广阔的海洋、江河、湖沼等,也可简单且高效地设置净化部件,且其维护也极为容易。
并且,由于可根据海洋、江河、湖沼的流动、净化对象环境的形状、污染的状况,适当改变外框的形状,且对吊挂于外框和内框的第一净化部件和第二净化部件进行适当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进行污染物质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净化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净化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框和内框的构成及第一、第二净化部件的配置位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理都株式会社,未经摩理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9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上箱式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生化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