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8600.2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孟胜杰;祁韬;刘澎湃;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 |
地址: | 453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钢管 竖直部 封头 通用工装 水冷排 淬火 开口位置 排汽部 水平部 内腔 本实用新型 等角度分布 漂浮试验 圆心 水汽 浮板 排出 紧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它包括至少三根U形空心钢管,各空心钢管包括第一竖直部、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一竖直部紧贴并固定在一起形成封头内腔排汽部,各U形空心钢管以所述封头内腔排汽部为圆心等角度分布,各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安装有浮板,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二竖直部的开口位置等于或高于第一竖直部的开口位置。该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具有设计科学、及时排出封头内部水汽、有利于封头漂浮试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头漂浮试验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
背景技术
不开孔的封头结构在水冷和验证浮力的过程中,封头通常采用吊装方式放入水池,但是封头内部空腔面积较大,有很大的内部空间,在放入水中以后,由于水遇热蒸发形成水汽,内部气压增大,不利于封头的进一步下沉,很有可能倾翻,故而需要一些辅助工具进行排汽。
现有的排汽结构常采用额外设备抽吸或采用钢管排汽,但是操作都比较复杂和笨拙,对应不同尺寸的封头需要更换设备,通用性不强。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及时排出封头内部水汽、有利于封头漂浮试验的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包括至少三根U形空心钢管,各空心钢管包括第一竖直部、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一竖直部紧贴并固定在一起形成封头内腔排汽部,各U形空心钢管以所述封头内腔排汽部为圆心等角度分布,各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安装有浮板,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二竖直部的开口位置等于或高于第一竖直部的开口位置。
基上所述,所述浮板为圆盘状浮力板,所述浮力板安装在各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的下端,各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等间距安装两个所述圆盘状浮力板。
基上所述,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孔。
基上所述,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二竖直部的开口处安装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采用U形空心钢管作为排汽通道,第一竖直部焊接在一起,各钢管等角度设置,形成承载封头的平台,中间的封头内腔排汽部置于封头内,遇水产生的水蒸气从钢管的开口处进入,从第二竖直部的开口位置排出,之所以设计为U形,目的是在遇水下沉过程中钢管能尽可能的停留在水面以上。
进一步的,在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安装若干浮板,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浮力形成对封头的支撑,且水平部的长度可适度增长,能够适应尽量多的封头规格。
其具有设计科学、及时排出封头内部水汽、有利于封头漂浮试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竖直部;2.水平部;3.第二竖直部;4.封头内腔排汽部;5.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淬火水冷排汽通用工装,本实施例中,采用3根U形空心钢管。各空心钢管包括第一竖直部1、水平部2和第二竖直部3,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一竖直部1紧贴并固定在一起形成封头内腔排汽部4,各U形空心钢管以所述封头内腔排汽部4为圆心等角度分布,各U形空心钢管的水平部2安装有浮板5,各U形空心钢管的第二竖直部3的开口位置等于或高于第一竖直部1的开口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