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0225.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5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荣;贺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竹液压马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马达 热油梭阀 转换装置 溢流阀 热油 通油螺栓 出口端 本实用新型 充分润滑 壳体内部 使用寿命 泄漏油口 进口端 进油口 壳体 油管 体内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包括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上安装有热油转换装置,该热油转换装置包括壳体、低压侧热油梭阀和溢流阀,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低压侧热油梭阀、溢流阀以及两个通油螺栓,两个通油螺栓的进口端分别与液压马达的A、B进油口相连,每个通油螺栓的出口端均与低压侧热油梭阀相连通,所述的低压侧热油梭阀的出口端与溢流阀相通,该溢流阀的出口端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的泄漏油口相连。本实用既能降低液压马达内部的温度,又能使液压马达壳体内部的零件得到充分润滑,以延长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马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在高压力、高转速的情况下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液压马达内部温度会迅速升高,这会严重影响液压马达的正常使用,马达零部件加剧磨损,从而导致液压马达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通过两个通油螺栓直接从液压马达的A、B进油口取油,通油螺栓出来的油进入到低压侧热油梭阀,低压侧热油梭阀出来的油经过节流阀片控制低压流量,然后进入溢流阀,使该低压油更安全地从泄漏油接口接到液压马达的泄漏油口,最后进入马达壳体内部,汇入马达内部的泄漏油(热油)一起回至油箱。这样既能降低液压马达内部的温度,又能使液压马达壳体内部的零件得到充分润滑,以延长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包括液压马达,所述的液压马达上安装有热油转换装置,该热油转换装置包括壳体、低压侧热油梭阀和溢流阀,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低压侧热油梭阀、溢流阀以及两个通油螺栓,两个通油螺栓的进口端分别与液压马达的A、B进油口相连,每个通油螺栓的出口端均与低压侧热油梭阀相连通,所述的低压侧热油梭阀的出口端与溢流阀相通,该溢流阀的出口端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的泄漏油口相连。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低压侧热油梭阀与溢流阀之间设置有节流阀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壳体一侧开有泄漏油接口,该泄漏油接口一端与溢流阀相通,所述的泄漏油接口另一端与油管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热油转换装置的液压马达,通过两个通油螺栓直接从液压马达的A、B进油口取油,通油螺栓出来的油进入到低压侧热油梭阀,低压侧热油梭阀出来的油经过节流阀片控制低压流量,然后进入溢流阀,使该低压油更安全地从泄漏油接口接到液压马达的泄漏油口,最后进入马达壳体内部,汇入马达内部的泄漏油(热油)一起回至油箱。这样既能降低液压马达内部的温度,又能使液压马达壳体内部的零件得到充分润滑,以延长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油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油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油转换装置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示:1、热油转换装置,2、液压马达,3、壳体,4、低压侧热油梭阀,5、泄漏油接口,6、通油螺栓,7、溢流阀,8、节流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竹液压马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竹液压马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0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