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花园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6751.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美;胡雪琼;金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景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花园 基坑 砾石层 透水管 溢流管 本实用新型 雨水 出水口 进水口 蓄水层 延伸 储存 技术方案要点 土壤流失 有效净化 植物根部 覆盖层 洁净度 净水池 土壤层 蓄水量 雨水量 坏死 沙层 斜坡 填充 微生物 细菌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花园,解决了雨水量较大时,通过透水管流至砾石层的雨水未得到有效净化,使得砾石层内储存的雨水还存在一定的杂质、微生物和细菌,不利于人们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于斜坡底部的基坑,基坑内由下向上分别填充有砾石层、沙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所述基坑内分别设置有若干透水管和溢流管,所述透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蓄水层,所述透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基坑外侧,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延伸至砾石层,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雨水花园,当遇到超出雨水花园蓄水量的雨水时雨水花园能够正常运行,且保证储存水的洁净度,能够有效防止植物根部坏死和土壤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095123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花园,包括基坑,基坑内由下往上一般为砾石层、沙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之下,落在雨水花园内的雨水会从上表面缓慢的渗透至最底部的蓄水层内,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在碰到暴雨的时候,通过在基坑内设置若干透水管和溢流管,使雨水可以通过透水管流入至砾石层中,避免蓄水层积蓄大量雨水可能导致植物根系坏死或土壤流失,同时在透水管内设置砾石增加透水管的结构强度并防止杂物堵塞;若雨水量过大,通过与透水管连通的溢流管将超过基坑蓄水量的雨水排出,避免基坑积蓄过多的水分。但是雨水量较大时,通过透水管流至砾石层的雨水未得到有效净化,使得砾石层内储存的雨水存在过多的杂质和微生物,不利于人们使用,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花园,当遇到超出雨水花园蓄水量的雨水时雨水花园能够正常运行,且保证储存水的洁净度,能够有效防止植物根部坏死和土壤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花园,包括设置于斜坡底部的基坑,基坑内由下向上分别填充有砾石层、沙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所述基坑内分别设置有若干透水管和溢流管,所述透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蓄水层,所述透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基坑外侧,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延伸至砾石层,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与净水池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在基坑内分别设置若干透水管和溢流管,透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蓄水层,将超出基坑蓄水量的雨水排出基坑,避免积蓄过多的雨水造成基坑内植物根部坏死和土壤流失;溢流管连接砾石层和净水池,将经过基坑净化的雨水资源输送到净水池储备,方便人们使用,有效提高雨水花园雨水资源利用能力以及抗暴雨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管的进水口上套设有滤网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滤网装置,当雨水通过基坑周围的斜坡携带杂质流入到基坑的蓄水层时,滤网装置将杂质保留在基坑内作为土壤资源,雨水资源可通过透水管排出基坑。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装置包括第一滤网和设置在第一滤网靠近透水管一端的圆筒,所述圆筒与第一滤网固定连接并与透水管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起到雨水过滤功能,避免雨水携带的杂质流入到透水管内造成堵塞;圆筒与透水管可拆卸连接,使得滤网装置可以从透水管上拆卸下来,便于滤网装置清洗及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管的进水口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筒内设置有与进水口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透水管与圆筒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水管与圆筒螺纹连接,拆卸滤网装置时操作简单,且结构稳定性较高,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圆筒调节滤网装置的高度,进一步控制蓄水层的蓄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景市政园林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景市政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