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96080.8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9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伍浩培;李海东;唐新民;冯广寰;王太平;马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7/02 | 分类号: | B65G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 地址: | 5101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滚动轮 连接板 设备运输 超重型 连接杆 两侧板 转动盘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狭小空间 牵引杆 室内 块侧 调节设备 工作效率 设备运转 运输工具 运载设备 根连接 侧板 着力点 运载 转动 牵引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运输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包括连接板、两块侧板、两根连接杆以及一圈滚动轮,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底面的两侧,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并与所述两侧板相连,两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轮的底板,所述滚动轮环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牵引杆,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转动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圈滚动轮的设置,增加了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的运载的承受重量;连接杆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固两侧板,另一方面可以为牵引杆提供着力点,便于小车在外力的牵引作用下运动,提高了设备运转的工作效率;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转动盘,在小车运载设备时,通过狭小空间时,转动转动盘,调节设备的位置,有利于小车快速通过狭小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运输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城市近年来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市中心区域负荷密度很高,变电站的规划选址受用地和环境等诸多限制,户内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是未来的发展必然趋势。室内变电站施工环境受到很多的限制,特别是对电气设备安装而言,在室内站工作,电气设备的二次搬运具有普遍性,而重型机械的使用又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现在室内变电站采购的设备的重量相对以往重许多,譬如并联电抗器、接地变等单台重量将超过10吨,采用液压叉车或者水管运输,存有工作效率低、作业风险高等问题。
目前室内像这种重型设备的转运都是利用钢管和撬棍人力来完成,但转运的设备不会太重转运距离也并不会太远,而且使用钢管滚动来使设备前进的方法转向能力是很差的,超重设备而且转运距离远,走道狭窄显然不再适合用钢管和撬棍转运。特此需设计一种适用于室内重型设备运输的小车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车,包括连接板、两块侧板、两根连接杆以及一圈滚动轮,所述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底面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并与所述两侧板相连,所述两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滚动轮的底板,所述滚动轮环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牵引杆,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转动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底板之上的一圈滚动轮,增加了室内超重型设备运输小车的运载的承受重量;底板的设置有利于滚动轮绕着底板运转,一方面为滚动轮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为滚动轮提供支撑作用;连接杆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加固两侧板,另一方面可以为牵引杆提供着力点,便于小车在外力的牵引作用下运动,提高了设备运转的工作效率;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转动盘,在小车运载设备时,通过狭小空间时,转动转动盘,调节设备的位置,有利于小车快速通过狭小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滚动轮包括钢管以及设置在钢管之中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所述钢管刚性连接。钢管中设置安装轴,安装轴与钢管刚性连接,有利于增强滚动轮的抗压性,保证了滚动轮的物理性能。
优选地,所述安装轴外露于所述钢管的两端,所述两相邻安装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两相邻滚动轮的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两相邻安装轴的紧固片以及固定紧固片的紧固螺母。紧固片的设置便于将两相邻的安装轴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组滚动轮;紧固螺母的设置是为了将紧固件锁紧,防止紧固片脱落。紧固螺母与安装轴螺纹连接,将紧固片扭紧,从而保证两相邻的滚动轮之间的可靠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紧固片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紧固片上设置的安装孔是为了将紧固片套设在安装轴上。
优选地,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圆弧面。底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圆弧面,有利于减少滚动轮绕着底板运转时受到的阻力的,便于滚动轮顺利通过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连接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6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