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吞咽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5826.3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瑞;刘红英;邹小翠;殷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气囊 一端设置 盒体 出水管 按钮 顶端设置 冷水入口 热水入口 训练装置 固定座 活动槽 连接柱 圆柱棒 吞咽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训练效果 低端 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吞咽训练装置,L型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气囊和第二橡胶气囊,L型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分别与第一橡胶气囊和第二橡胶气囊连接,L型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圆柱棒,圆柱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与第一橡胶气囊和第二橡胶气囊连接,L型盒体的顶端设置有热水入口和冷水入口,热水入口和冷水入口分别与第一橡胶气囊和第二橡胶气囊连接,L型盒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槽,显示器的低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活动槽内部。该装置训练效果好,患者可以一人完成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吞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脑卒中患者中,29%~60%会因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假性球麻痹即由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临床表现为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者可直接导致误吸引起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多采用针刺或冰刺激或二者结合的康复疗法,针刺疗法操作复杂而繁琐,易引起感染,对脑血管病患者不利,因此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患者在家无法持续治疗,而冰刺激疗法,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便于临床推广,但是,目前所采取的冰刺激措施,均以自制冰棒或冰棉签为器具,没有规范的专用设备,这种简陋的操作方法不易控制刺激的温度、强度和频率,操作用具难以消毒,同时,单独的冰刺激,只是单纯的受冷刺激并不具备热刺激的能力,治疗效果不是特别好。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而改进后的吞咽训练装置操作麻烦,在使用时需要外人帮助,患者无法自行进行训练,同时,现有的吞咽训练装置是通过加热丝对水进行加热,这样无法把控水的温度,如果水温过高会对患者的喉咙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吞咽训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吞咽训练装置,包括L型盒体和显示器,所述L型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橡胶气囊和第二橡胶气囊,所述L型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二按钮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气囊和所述第二橡胶气囊连接,所述L型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圆柱棒,所述圆柱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气囊和所述第二橡胶气囊连接,所述L型盒体的顶端设置有热水入口和冷水入口,所述热水入口和所述冷水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气囊和所述第二橡胶气囊连接,所述L型盒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显示器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显示器的低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活动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柱棒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和灯头,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灯头均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硅胶堵头,所述第一硅胶堵头与所述热水入口相对应设置,所述L型盒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堵头,所述第二硅胶堵头与所述冷水入口相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活动槽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患者可以自己完成训练的整个过程,不需要外人的帮忙,训练用水的温度也便于把控,能够有效防止水温过高对患者的喉咙造成损伤,且热水刺激吞咽训练和冷水刺激吞咽训练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5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