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瓶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5130.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琴;陈康胜;许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0 | 分类号: | B65B3/00;B65B3/10;B67C3/24;B67C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吴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 螺纹柱 输液瓶 本实用新型 活塞 电动推杆 灌装装置 螺纹连接 软管 传输带 连通 活动连接 上端固定 储液斗 观察窗 刻度表 螺纹孔 上表面 输出轴 支撑桌 上端 桌面 贯穿 观察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瓶灌装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与支腿之间连接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放置有输液瓶,所述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桌面,所述支撑桌面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贯穿第一螺纹柱,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圆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与圆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圆筒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所述圆筒的表面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刻有刻度表,所述圆筒的下侧两端设有凹槽与螺纹孔,且所述圆筒的上端两侧与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斗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瓶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灌装是碳酸饮料生产的关键工序,目前市场上的输液瓶内装药液也采用灌装,常见的灌装方法有典型的二次灌装法和一次灌装法,有时也使用组合灌装法。
但是现有的输液瓶的灌装装置为了定量多采用多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市场的一些小型制药工厂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瓶灌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输液瓶灌装装置采用多种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瓶灌装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与支腿之间连接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放置有输液瓶,所述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桌面,所述支撑桌面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贯穿第一螺纹柱,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圆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与圆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圆筒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所述圆筒的表面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刻有刻度表,所述圆筒的下侧两端设有凹槽与螺纹孔,所述凹槽的下端与螺纹孔连通,所述螺纹孔与金属圆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金属圆管贯穿支撑桌面,且所述金属圆管的另一端处在输液瓶的瓶口正上方,所述圆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液斗,且所述圆筒的上端两侧与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斗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的长度小于凹槽的宽度1cm。
优选的,所述刻度表从圆筒中间向两端排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连接处设有凸缘。
优选的,所述传输带由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储液斗与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桌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活塞静置时,处在圆筒中间,电动推杆工作,左右运动,活塞向右运动时,将圆筒右腔内的液体挤压到传输带右端的输液瓶内,同时圆筒左腔内压强减小,药液进入圆筒左腔;活塞向左运动时,将圆筒左腔内的液体挤压到传输带左端的输液瓶内,同时圆筒右腔内压强减小,药液进入圆筒右腔。
2.圆筒表面开设的观察窗上刻有的刻度表,可以观察出圆筒左右两端内液体的量,较为直观可靠。
3.圆筒两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可以微调圆筒两端腔内的药液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观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支撑桌面、3传输带、4输液瓶、5电动推杆、6连杆、7活塞、8圆筒、9观察窗、10刻度表、11软管、12储液斗、13支撑架、14第二螺纹柱、15金属圆管、16螺纹孔、17凹槽、18第一螺纹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5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