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3041.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高才;邓烨;梁丕树;彭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爱协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充电单元 转接接口 接口单元 移动终端 电连接 手机壳 背壳 壳体 拆卸式 可拆卸 取电 本实用新型 充电接口 手部负担 手机电量 通信单元 显示功能 终端接口 地连接 输出端 拆卸 手机 通信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壳体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背壳单元,背壳单元包括接口单元、充电单元、设在背壳单元的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显示屏以及用于与所述显示屏通信的通信单元。接口单元的转接接口一方面电连接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另一方面设有可以与移动终端电连接以及通信的终端接口,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该转接接口取电。显示屏电连接到该转接接口上,只要移动终端或者充电单元有电,显示屏就可以从该转接接口取电从而实现显示功能。充电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到显示屏以及接口单元的充电接口和转接接口,手机电量充足时可以把充电单元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减轻手部负担,此时手机本身为显示屏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轻薄,为了手机防护需求,手机保护套应用越来越普遍,而现有的手机防护套功能单一,仅仅能起到物理防护作用,不能为手机提供更多的功能支持。为此,有的手机壳内增加了电源模块,可以作为手机的备用电源使用,但是这会使得正常使用手机时需要实时拿着备用电源,而电源的重量甚至超过了手机本身,给手部带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为手机提供较多的功能支持,且不需实时连接备用电源,减轻手部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背壳单元,所述背壳单元包括接口单元、设有储能元件的充电单元、设在背壳单元的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显示屏以及用于与所述显示屏通信的通信单元;所述接口单元包括充电接口和转接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到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转接接口一方面电连接到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另一方面电连接到所述显示屏从而使得所述显示屏从该转接接口取电,以及电连接所述通信单元从而使得所述通信单元传输信号到该转接接口或者所述通信单元从该转接接口获取信号,所述转接接口还设有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终端接口;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显示屏、所述充电接口以及所述转接接口均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充电外壳,安装在所述充电外壳内彼此电连接的充电电芯和充电电路板,所述充电电芯作为储能元件和充电电路板一起连接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该充电接口的输入端为电源接口;所述转接接口和所述显示屏分别连接到所述充电电芯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一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另一端为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的无线收发端口。
其中,所述显示屏是触摸屏。
其中,所述显示屏是低功耗液晶屏。
其中,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面镂空从而使得所述转接接口的终端接口延伸到该端面的镂空处。
其中,所述壳体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背壳单元是指:所述背壳单元可拆卸地粘接或卡接在所述壳体外侧。
有益效果:该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壳体外侧可拆卸地安装有背壳单元,背壳单元包括接口单元、充电单元、设在背壳单元的远离所述壳体一侧的显示屏以及用于与所述显示屏通信的通信单元。充电单元从外部取电后存储在储能元件中。该手机壳的接口单元设有转接接口,该转接接口一方面电连接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另一方面设有可以与移动终端电连接以及通信的终端接口,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该转接接口从储能元件取电。显示屏电连接到该转接接口上,只要移动终端或者充电单元有电,显示屏就可以从该转接接口取电从而实现显示功能。充电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到显示屏以及接口单元的充电接口和转接接口,手机电量充足时可以把充电单元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减轻手部负担,此时手机本身为显示屏供电。该带拆卸式显示屏的手机壳,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充电单元作为备用电源,以及可以提供显示功能,在为充电单元充电时,还可以同时为移动终端充电,实现充电功能的充分利用,其充电单元又可以单独拆卸出来,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减轻手机壳的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爱协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爱协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3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