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2191.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9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宁;贡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宁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亚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件 上夹片 下夹片 穿刺 座圈 螺纹部 本实用新型 穿刺引导 定位装置 导向槽 固定脚 限位部 中心管 托架 种皮 径向向外延伸 金属 弧形片状体 螺纹连接 指示路径 中空管体 阻旋装置 进针点 圆环形 铰接 伪影 成功率 扫描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包括座圈、定位装置及固定脚;座圈为圆环形;定位装置包括导向件、上夹片、下夹片及中心管,导向件为弧形片状体,导向件的端部均与座圈铰接,导向件上设有导向槽;上夹片设置在导向件的上侧,下夹片设置在导向件的下侧,上夹片与下夹片间设有阻旋装置;中心管为金属的中空管体,包括限位部和螺纹部,限位部设置在螺纹部的一端,且位于上夹片上方,螺纹部贯穿上夹片、导向槽及下夹片,并与下夹片螺纹连接;固定脚设置在座圈上,并沿座圈径向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金属在CT或DSA扫描下的伪影来定位穿刺进针点和穿刺路径,在穿刺前即可明确指示路径,极大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也在逐渐提高,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的结合,其中病理尤其重要。
取得病理诊断的前提是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材,CT引导或DSA引导下的经皮肿瘤组织穿刺活检是最常用的取材方法。现有的皮下穿刺一般通过CT或 DSA引导,采用标尺测量穿刺点与体格标志距离,表皮麻醉后针头作为穿刺针路径和方向,在标尺测量时,随着体位或呼吸的改变,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表皮麻醉后针头作为穿刺引导路经和调整穿刺针进针方向,往往可能出现较大偏差,这是因为CT扫描确定针头的穿刺进针点和进针方向后,必须抽出针头,再在原针头的穿刺点穿入活检针,其进针方向和角度很难准确重复,这就容易导致出现多次穿刺的情况,甚至穿刺失败,进而引发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皮下穿刺方法中采用标尺测量、表皮麻醉后头针引导穿刺路径时存在误差,导致穿刺不准。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包括座圈、定位装置及固定脚;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导向件、上夹片、下夹片及中心管,所述导向件为弧形片状体,导向件的端部与座圈铰接,导向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上夹片设置在导向槽的上侧,所述下夹片设置在导向槽的下侧,上夹片与下夹片通过阻旋装置连接,且上夹片与下夹片的间距可调;所述中心管为金属的中空管体,包括限位部和螺纹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螺纹部的一端,且位于上夹片上方,所述螺纹部贯穿上夹片、导向槽及下夹片,并与上夹片、下夹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脚设置在座圈上,并沿座圈径向向外延伸。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导向槽沿导向件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导向件为两个,两个导向件层叠设置,且一个导向件的端部连线与另一个导向件的端部连线互相垂直,两个所述导向槽交叉重叠形成安装孔,所述螺纹部贯穿上夹片、安装孔及下夹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阻旋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阻旋片和两个第二阻旋片,所述第一阻旋片的上端固设在上夹片的下端面上、下端穿过导向槽与下夹片,并与下夹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阻旋片的下端固设在下夹片的上端面上、上端穿过导向槽与上夹片,并与上夹片滑动连接,第一阻旋片与第二阻旋片间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座圈上均布有四个铰接座,所述导向件的端部通过销轴与铰接座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座圈为圆环形,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座圈和外座圈,所述内座圈与外座圈通过连接片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皮下穿刺引导托架,所述连接片为四个,且相邻两连接片间的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宁,未经陈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2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胸腔穿刺针穿刺设备
- 下一篇:支气管镜导入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