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8015.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坯 环形吊环 注塑模具 哈夫块 吊环 本实用新型 成型腔 环形腔 浇口模 一体化 圆环形结构 吊环中心 距离一致 水平布置 注塑成型 底平面 顶平面 连接腔 配合面 圆环形 胶口 瓶胚 芯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注塑模具,包括型芯(11)、型芯套(12)、第一哈夫块(13)、型腔(14)、第二哈夫块(15)和浇口模仁(16),浇口模仁(16)与第二哈夫块(15)的配合面形成第一成型腔(18),第一成型腔(18)由环形腔(19)和连接腔(20)组成,环形腔(19)的底平面和顶平面均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不能批量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的问题,制得的瓶胚吊环采用圆环形结构,且吊环中心线与瓶坯本体中心线在一条线上,瓶坯在注塑成型时,圆环形吊环边缘到胶口柱的距离一致,吊环的走料更容易、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输液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将大剂量的注射液输入人体内。目前,塑料输液瓶已逐渐取代传统玻璃输液瓶,塑料输液瓶的底部需要一个吊环,方便在使用时挂在固定钩上。一般地,塑料输液瓶的底部均会设置吊环结构,从而在使用时不再需要借助其它辅助结构(如网兜、固定架等)来悬挂。
中国专利201320395808.5公开了一种PP 大输液吊环一体式注塑瓶坯,包括瓶坯主体、吊环主体、胶口柱和连接部,吊环主体与瓶坯主体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作为公司上一代产品,需要在瓶坯本体的顶部单独成型连接部和吊环,注塑模具相对复杂,成型周期相对较长。
中国专利201620194139.9公开了一种吊环一体化输液瓶或袋,吊环包括与输液瓶或袋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柱和位于固定柱下端的环状部件,该吊环所指环状部件并非标准圆环形结构,而是由半个圆环和半个倒圆角的矩形构成,注塑成型时,由于该异形环状部件边缘到固定柱的距离不均等,含有非标准的圆环形吊环结构的瓶坯模具的设计和结构较为复杂。另外一方面,瓶坯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出现走料不均匀的情况。
注塑成型后的管坯从注塑模具中脱模落下,落下的方向随机,再通过机械手抓取到二步法设备进行吹瓶处理,瓶坯的抓取方向也是随机的,若采用异形吊环结构,其结构在几何关系上不对称,吹瓶时无法保证异形吊环的朝向一致,将导致产品外观不统一,吊环朝向混乱不美观;若要保证输液瓶上异形吊环的朝向一致,必须在吹瓶前设置相应结构组件来调整管坯的方位,增加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产品生产效率。现有的吊环一体化瓶胚注塑模具结构较为复杂,不能批量生产具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注塑模具,能够解决现有注塑模具不能批量生产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环形吊环一体化瓶坯注塑模具,包括型芯、型芯套、第一哈夫块、型腔、第二哈夫块和浇口模仁,浇口模仁的底部中心设有注胶口,浇口模仁的下部设有第二哈夫块,浇口模仁与第二哈夫块的配合面形成第一成型腔,第一成型腔由环形腔和连接腔组成,环形腔的底平面和顶平面均水平布置,环形腔通过连接腔和注胶口连通,浇口模仁的底部、第二哈夫块的上部、型芯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二成型腔;第二哈夫块的下部设有型腔,型腔通过第一哈夫块与型芯套配合连接,第二哈夫块的下部、型腔、第一哈夫块、型芯套顶部之间形成第三成型腔,第三成型腔通过第二成型腔与第一型腔连通;
环形腔的中心线与第三成型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线上。
所述的环形吊环包括瓶坯本体、吊环、胶口柱和连接部,胶口柱设于瓶坯本体的顶部中心,吊环通过连接部与胶口柱相连,吊环的中心线与胶口柱的中心线在一条线上,吊环的中心线与瓶坯本体的中心线在一条线上。
所述的瓶坯本体为圆柱形,吊环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瓶坯本体的最大外径。
所述的吊环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型腔与第一哈夫块的之间的接触面为阶梯面。
所述的第一哈夫块与型芯套之间的接触面为阶梯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联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8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成型模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批量生产吸尘器连接管的转接头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