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7746.3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秦;毛群波;范国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30;B32B27/08;B32B27/32;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醇共聚物 复合阻隔层 低透明度 高阻隔性 水氧 下层 乙烯 基层 上层 聚乙烯醇共聚物 乙烯醇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 聚苯乙烯层 聚氯乙烯层 乙烯聚合物 加工性能 聚乙烯胺 依次设置 聚合物 加工性 上表面 下表面 溶剂 香料 阻隔 申请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水氧复合阻隔层和下层PET聚酯基层;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有聚苯乙烯层,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本申请的水氧复合阻隔层中,设置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和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由于上述聚合物是将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和乙烯醇聚合物的阻隔作用相结合,使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不仅表现出极好的加工性能,而且也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呈现出优异的阻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
背景技术
PET膜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透明性、可回收性,可广泛的应用于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屏幕保护、光学级镜面表面保护等领域。
目前,通常家用的窗帘或者浴帘都会采用不透光或者低透光的材料制成,为了达到避免隐私外泄的效果,一般的做法就是在塑料薄膜上涂覆一层涂料,但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容易脱落,且气味较大,导致遮蔽效果不佳,用户体验差。
另外,还要求所使用的PET薄膜具有更高的阻气防潮等阻隔性能,以延长PET复合膜以及其保护的电子产品的寿命和保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水氧复合阻隔层和下层PET聚酯基层;所述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有聚苯乙烯层,所述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其中,所述水氧复合阻隔层包括设置在上部上层的氮化硼纳米层,设置在中间上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设置在中间中层的水溶性聚合物层,设置在中间下层的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以及设置在下部下层的石墨烯纳米层;其中,所述氮化硼纳米层的厚度为100-180nm,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50-70nm,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50-80nm,所述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的厚度为40-60nm,所述石墨烯纳米层的厚度为150-180nm。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聚烯烃层。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层由乙烯、1-丁烯、4-甲基-α-烯烃共聚合而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水氧复合阻隔层中,设置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和聚乙烯胺-聚乙烯醇共聚物层,由于上述聚合物是将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和乙烯醇聚合物的阻隔作用相结合,使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不仅表现出极好的加工性能,而且也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呈现出优异的阻断作用;由于在上层PET聚酯基层的上表面设有聚苯乙烯层,在下层PET聚酯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聚氯乙烯层,使得PET膜上表面具有更高的耐热性、柔韧性和抗老化的特点,并且能够达到很低的透光率,使得光线基本不会穿入PET膜,这样通过该结构PET膜制作的窗帘或者浴帘就可以很好做到遮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氧复合阻隔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涉及一种高阻隔性低透明度PET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PET聚酯基层1、水氧复合阻隔层2和下层PET聚酯基层3;上述三层材料采用共挤技术经双向拉伸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钟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7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