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线及具有该电源线的LED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5606.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梅志斌;焦欢;焦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集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防雷电路模块 线缆 防雷器件 本实用新型 绝缘防护 线缆连接 电连接 产品安全性 电源输出端 电源输入端 壳体结构 使用寿命 包覆 防雷 壳体 户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及具有该电源线的LED发光装置。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与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连接的防雷器件;所述防雷器件包括防雷电路模块及包覆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绝缘防护壳体,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缆电连接,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源线设置防雷器件,且防雷器件的防雷电路模块接入到电源线中分别与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连接,并通过绝缘防护壳体结构进行保护,有效提升了电源线的防雷效果,可以使采用该电源线的LED发光装置置于户外时,产品安全性大大增加,延长了LED发光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线及具有该电源线的LED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尤其是照明产品,通常其电源线都是由塑料皮包裹有三相彼此绝缘的导电线,这类电子产品通常不会考虑抗雷击方面的问题,而且很多是户内使用,也无需考虑,因此电源线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直接的导线通过插头插入到提供电源的插座中即可。
另外一些相对贵重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有的会在电源线上设有一个隔离电源瞬时剧烈变化对电子产品带来影响的电路模块,主要是抗浪涌。其电路模块有些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也没有考虑抗雷击的问题。
还有,有些电子产品会把抗雷击的电路模块设置在电子产品内,而电源线依然采用简单的导线接入,这类电子产品会增加电子产品内部的结构复杂度,而且一旦出现雷击时,电荷积聚在电子产品内,会有一个放电过程,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户外照明领域,近来采用LED灯珠的LED发光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然而LED发光装置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其对电源输入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在户外时,由于通常安装在较为遭受雷电的立柱上,在遭受雷击时,易于导致整个LED发光装置烧坏,无法为公众提供夜间有效照明,严重时危害公众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线及具有该电源线的LED发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电源线尤其是应用到LED发光装置中的电源线存在的抗雷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其包括: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与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连接的防雷器件;所述防雷器件包括防雷电路模块及包覆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绝缘防护壳体,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缆电连接,所述防雷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线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雷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器,所述电源输入端包括火线输入端及零线输入端;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火线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雷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二突波吸收器,所述电源输出端包括火线输出端及零线输出端;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火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响应速度比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响应速度快。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通流量比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通流量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或/和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包括压敏电阻。
优选地,所述防雷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火线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火线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雷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零线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零线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防护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集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集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5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