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准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3345.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史向东;朴木孝旭;于淼;汤远亮;黄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准直器 镀金 密封节 光纤 套管 裸纤 毛细管 尾纤 透镜 本实用新型 准直器套管 胶水 金层 内孔 焊料 表面覆盖 固定焊接 固定粘接 外接设备 耐高温 内孔壁 穿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准直器,该光纤准直器包括镀金准直器套管、尾纤以及透镜,尾纤和透镜分别套装在镀金准直器套管内;尾纤包括镀金密封节套管、光纤和毛细管;光纤包括裸纤部分,光纤穿入镀金密封节套管的内孔,裸纤部分位于内孔的中间位置;裸纤部分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金层,第一金层通过焊料与镀金密封节套管的内孔壁固定焊接;光纤的裸纤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部分和第二保护部分,第一保护部分和第二保护部分通过胶水与镀金密封节套管固定粘接;光纤的第二保护部分插入毛细管内部,第二保护部分和毛细管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可提高光纤准直器与外接设备固定连接稳定性和提高耐高温成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光路中的光纤准直器。
背景技术
光纤准直器属于光纤通信光器件的用于输入输出的一个光学元件,其结构很简单,光纤传出的发散光通过前置的类似凸透镜变成平行光。它的作用是使光最大效率的固定进入所需的器件中或易如接受光信号最大效率的接受。
光纤密封节是金属化光纤和金属套管组合后形成的一种产品。用于各类有源、无源器件的耦合、定位焊接以及光纤与外壳之间的气密封装。将光纤实现镀金金属化,从而实现光器件的全金属化密封封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粘接方案,解决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蠕变,不耐高温等问题,在一些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领域,如干线高速通信、海底通信、军事国防、航空航天等,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前景。
现有的光纤准直器在与其他光学设备或光学器件固定连接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如,胶水等)粘合,稳定性不佳,且不宜耐高温。因此,有必要将光纤准直器和光纤密封节进行结合,以增加光纤准直器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光纤准直器与外接设备固定连接稳定性的光纤准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准直器包括镀金准直器套管、尾纤以及透镜,尾纤和透镜分别套装在镀金准直器套管内;尾纤包括镀金密封节套管、光纤和毛细管;光纤包括裸纤部分,光纤穿入镀金密封节套管的内孔,裸纤部分位于内孔的中间位置;裸纤部分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金层,第一金层通过焊料与镀金密封节套管的内孔壁固定焊接;光纤的裸纤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部分和第二保护部分,第一保护部分和第二保护部分通过胶水与镀金密封节套管固定粘接;光纤的第二保护部分插入毛细管内部,第二保护部分和毛细管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毛细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第二保护部分贯穿第一容纳腔并插入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设置有开口,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开口向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毛细管还设置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背设置,第二侧面相对于第一侧面倾斜设置,开口位于第一侧面,插入毛细管内部的第二保护部分的端面与第二侧面处于同一平面;透镜设置有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四侧面和第四侧面相背设置,第三侧面相对于第一侧面倾斜设置,第四侧面为球面;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平行且相对设置,第四侧面外露于镀金准直器套管。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通过在光纤上设置光纤密封节,使光纤准直器在对偶后可以单独进行密封,使光纤准直器具备了密封的功能,同时可以减少密封时由于高温密封对耦合光路影响。而且,利用焊料进行固定光纤和镀金密封节套筒,焊料分别与光纤和镀金密封节套筒紧密结合,提高产品的密封性。另外,光纤准直器采用镀金密封节套筒和镀金准直器套管,可便于光纤准直器与外接设备进行焊接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耐高温的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中,镀金密封节套管和毛细管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毫米。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密封封节套管在与外界设备焊接时给光纤准直器造成影响,将镀金密封节套管和毛细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毫米,保障光纤准直器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