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打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77441.4 | 申请日: | 2018-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林伟 |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B23K37/04;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机 轴承 电动伸缩杆 伸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 滚珠螺母 打标机 弧形板 驱动端 壳体 丝杠 激光打标机 侧壁安装 对称安装 对称连接 角度转动 丝杠转动 弹性力 连接杆 内顶壁 伸缩端 侧壁 打标 夹持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打标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中部套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侧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侧壁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弹簧与两个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的弹性力实现对轴承的夹持,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实现轴承的升降,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的一定角度转动,实现激光打标机对轴承的两面打标,结构合理,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打标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轴承制造过程中,轴承在装配完成后使用激光打标机将轴承代号刻在轴承的内圈上,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打标机夹持装置简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打标轴承两面内圈,有一定的打标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打标机夹持装置简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打标轴承两面内圈,有一定的打标局限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轴承打标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打标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中部套设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侧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侧壁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弹簧与两个连接杆,所述弧形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放置有圆环,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弧形板的一端贯穿圆环的外侧壁并延伸连接有夹持板,位于夹持板与圆环之间的所述连接杆套设有第一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安装有激光打标机。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内侧壁均安装有行程开关。
优选的,所述行程开关的高度稍高于放置台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圆心与圆环的圆心一致。
优选的,所述放置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呈矩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实施安装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为最长长度时进行安装,图2为电动伸缩杆安装时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为正常状态,轴承准备打标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缩回,拉动弧形板,弧形板拉动连接杆,第一伸缩弹簧压缩,第二伸缩弹簧拉伸,夹持板之间的空隙变大,再将需要打标的轴承放置在放置台上的圆环内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伸长直至伸长到安装状态,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恢复原状,实现对轴承的夹持,启动两个第一伺服电机,且两个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转动方向相反,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将圆周旋转运动转化为滚珠螺母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滚珠螺母的上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转动方向相反,实现轴承的度转动后停止转动,激光打标机即可进行轴承打标,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再次转动,轴承再次转动度后停止转动,即完成两面打标,行程开关应用于轴承打标结束后滚珠螺母到达行程开关处后,关闭第一伺服电机,行程自动停止,避免下降高度过低,对设备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二伸缩弹簧的弹性力实现对轴承的夹持,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实现轴承的升降,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的一定角度转动,实现激光打标机对轴承的两面打标,结构合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承打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承打标机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林伟,未经袁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7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