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功能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6121.7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胜民;丁真;邱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33/00;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永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层 膜片 复合功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实用新型 聚碳酸酯PC 活性官能团 传统膜片 复合膜片 两层结构 热胀系数 有机硅相 过渡层 偶联剂 龟裂 苯基 收缩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功能膜片,包括聚碳酸酯PC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以及位于聚碳酸酯PC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之间的中间功能层;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原料为带甲基和苯基两种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相溶偶联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片,在传统PC层和PMMA层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中间功能层,中间功能层可作为应力的过渡层,解决传统PC和PMMA的复合膜片因收缩热胀系数有差异导致膜片使用时因应力而变形、严重时导致龟裂出层的问题,同时中间功能层还可提供有别于传统膜片更多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功能膜片。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价格又比较适宜的品种。
PC和PMMA的复合膜片,因其独特的机械性、耐候性与光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电子、光学及医疗领域。此材料由共挤生产而成,传统的两层结构的复合膜片,由于PC与PMMA是两种不同的工程塑胶材料,因收缩热胀系数有差异,导致膜片使用时因应力而变形,严重时导致龟裂出层。
现有的PC和PMMA的复合膜片,只是两种材料的共挤,两种材料在模具内分层挤出,没有中间功能层,因而在多用途方面,受到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功能膜片,在传统PC层和PMMA层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中间功能层,中间功能层可作为应力的过渡层,解决传统PC和PMMA的复合膜片因收缩热胀系数有差异导致膜片使用时因应力而变形、严重时导致龟裂出层的问题,同时中间功能层还可提供有别于传统膜片更多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功能膜片,包括聚碳酸酯PC 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以及位于聚碳酸酯PC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之间的中间功能层;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原料为带甲基和苯基两种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相溶偶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厚度为1-10μm。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原料还包括纳米级抗紫外蓝光吸收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原料还包括纳米级导电防静电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功能层的原料还包括纳米级抗紫外蓝光吸收剂和纳米级导电防静电剂。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级导电防静电剂包括银纳米线和/或纳米铟锡氧化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功能膜片,在传统PC层和PMMA层两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中间功能层,中间功能层可作为应力的过渡层,解决传统PC和PMMA的复合膜片因收缩热胀系数有差异导致膜片使用时因应力而变形、严重时导致龟裂出层的问题,同时中间功能层还可提供有别于传统膜片更多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复合膜片,不需要经过涂布、印刷和混合添加烘干再热压复合,生产一步到位,实现多功能膜片的生产,可实现了连续性生产,生产效率高,且避免涂料污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功能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制备复合功能膜片时所用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共挤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6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