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类紧固件光杆表面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75978.7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刘宇;邓涛;李新荣;万永;杨旭;张威;文华;曾德凉;张帅;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9/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2003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件 加热装置 冷却装置 加热 本实用新型 光杆 轴类 高频淬火装置 环形喷淋装置 产品合格率 冷却剂喷口 应力集中区 表面硬化 淬火裂纹 固定不动 固定装置 光杆表面 夹持固定 加热过程 均匀一致 冷却均匀 同步移动 向上移动 循环搅拌 移动方向 硬化装置 淬硬层 固定的 冷却液 工装 散热 夹持 喷淋 硬化 移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类紧固件表面硬化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固定装置,紧固件采用上下顶尖夹持固定,加热装置是环形高频淬火装置,冷却装置是环形喷淋装置,加热装置位于冷却装置硬化加工移动方向的前端并同步移动,冷却剂喷口沿环形内侧设置。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将紧固件用上下顶尖夹持住,加热过程中紧固件固定不动,采用加热和喷淋一体的工装,以固定的移动速度从紧固件光杆底部开始向上移动;淬硬层深度均匀一致,能够将光杆两端应力集中区加热而产生淬火裂纹,冷却液处于循环搅拌状态,散热好,冷却均匀;加热可两件或更多件同时,效率更高,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类紧固件光杆表面硬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制造和装配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紧固件紧固件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有技术中对紧固件紧固件进行加热表面硬化处理,但现有紧固件表面硬化加热技术采用螺旋状加热工装进行加热,这种方式加热时间长,紧固件表面受热不均匀,淬硬层厚度不一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高频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的方法,这种感应电流可使得工件表面迅速升温,在几秒内表面温度能升至 1000℃以上,以达到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轴类紧固件表面硬化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连续、程序化,硬化效果更好的对轴类紧固件表面进行硬化处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轴类紧固件表面硬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轴类紧固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类紧固件固定装置采用上下顶尖夹持紧固件两端固定;
所述加热装置是环形高频淬火装置,加热端设置于环形内侧;
所述冷却装置是环形喷淋装置,喷口均匀间隔设置于环形内侧;
加热装置位于冷却装置硬化加工移动方向的前端并同步移动。
所述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环形内径均大于紧固件直径。
本实用新型冷却装置采用冷却剂喷淋装置,冷却剂喷口沿环形内侧设置三至四横排,每排有不少于30个同样孔径喷口。
上述轴类紧固件通过上下顶尖竖直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轴类紧固件固定装置可并行设置多组,其中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固定在同一移动臂上。
本实用新型装置对轴类紧固件,如拉铆销光杆表面进行硬化处理时,将紧固件两端固定悬空在环形加热装置和环形冷却装置中心,启动表面硬化装置,环形加热装置和环形冷却装置同步由紧固件底部向顶端匀速移动,同时,环形加热装置对紧固件光杆表面加热,环形冷却装置对加热后表面进行喷淋冷却。
传统轴类紧固件加热方式是将紧固件放入螺旋状的加热工装中,加热时紧固件光杆中间温度高,两端温度低,淬硬层深度中间厚两端薄;通过数控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紧固件光杆加热的长度,防止光杆两端应力集中区被加热后产生淬火裂纹。
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将紧固件用上下顶尖夹持住,加热过程中紧固件固定不动,采用加热和喷淋一体的工装,以固定的移动速度从紧固件光杆底部开始向上移动;淬硬层深度均匀一致;紧固件光杆加热的长度取决于加热工装的长度,容易将光杆两端应力集中区加热而产生淬火裂纹。
传统紧固件加热方式待紧固件加热结束后手工将紧固件放入冷却池中冷却,冷却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手工将紧固件放入冷却池的速度;冷却池高于设定温度时才启动冷却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75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炉送料装置
- 下一篇:小直径半球面仿形淬火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