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中动泥动水养殖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9922.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傍;王博文;陈玉东;刘臣炜;孙旭;赵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陈晓平;严勇刚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动轮 本实用新型 养殖槽 动水 平动 转动 滚珠丝杠装置 环境工程领域 伺服电机系统 工作效率 实验需求 污染物质 运动方式 实验槽 降解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实验室中动泥动水养殖槽,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包括:搅动轮装置、滚珠丝杠装置以及伺服电机系统。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1、方便工作者使用,提高工作效率;2、可根据实验需求,自行选择搅动轮运动方式(平动、转动、平动+转动共三种);3、实验槽内可采用一定间距种植用于降解污染物质的植物,且不会被搅动轮所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泥动水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中所使用的动泥动水养殖装置,属于环境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进行河流、河口、近海等处底泥清淤、降解模拟实验时,往往需要将底泥搅动翻起,同时要求不影响种植在底泥中用于降解污染物质的植物,但是传统采用的人工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耗费人力和时间:传统的方式搅动一个长2m宽1m的实验水槽,需要1个人小时的工作,消耗劳动力,并且时间较长,延长了整个实验过程;
2、不利于员工健康:由于底泥一般都有气味,有时会有有毒物质,员工直接进行搅拌对员工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并且员工个人感觉较差;
3、搅拌不均匀:人工搅拌一般采用铲子等工具,水槽内很多地方可能搅拌不到,而且人工搅拌极易破坏底泥中用于降解污染物质的植物。
4、搅拌不具有一致性:人工搅拌无法保证每次试验搅拌过程相同,搅拌过程不同,试验结果可能不同。
因此,在涉及底泥的试验中急需一种能够机械翻起底泥且不破坏底泥中植物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中动泥动水养殖槽,以进行河流、河口、近海等处底泥清淤、降解试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验室中动泥动水养殖槽包括:搅动轮装置、滚珠丝杠装置以及伺服电机系统。
所述的搅动轮装置包括:搅动轮叶片、搅动轮轮轴、搅动轮轮轴支撑架。
所述的滚珠丝杠装置包括:滚珠丝杠工作台面、滚珠丝杠支撑结构。
所述的伺服电机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同步控制器、电缆。
所述的搅动轮叶片共10片,均匀的焊接在搅动轮轮轴上。搅动轮轮轴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以带动搅动轮轮轴转动,另一端承载在搅动轮轮轴支撑架上。伺服电机与搅动轮轮轴支撑架分别置于滚珠丝杠工作台面上。实验槽上下两侧的滚珠丝杠右端连接伺服电机,并通过电缆连接到伺服电机同步控制器,以带动滚珠丝杠工作台面沿直线平动,从而带动搅动轮装置沿直线平动。
所述的搅动轮叶片与中轴尺寸与种植在底泥中用于降解污染物质的植物间隔尺寸相匹配,以保证搅动轮运动不影响植物状态及实验结果。搅动轮中轴半径4cm,搅动轮叶片长度20cm,则植物间距为3.14*24*/10=15cm的整数倍。
所述的伺服电机的功率为220V,500W。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效益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实验室中动泥动水养殖装置;
2、本装置方便工作者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3、本装置可根据实验需求,自行选择搅动轮运动方式(平动、转动、平动+转动共三种);
4、本装置实验槽内可采用一定间距种植用于降解污染物质的植物,且不会被搅动轮所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沿中轴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9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墒情监测站
- 下一篇:一种探针组件和测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