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5808.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6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石会荣;张雪娥;张峰;金业鑫;李逢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2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壁 圆形框架 支撑构件 华夫板 本实用新型 三角形支撑 圆柱体结构 成型模板 施工结构 顶盖 底模板 底座 施工 变形 变形协调性 混凝土振捣 对拉螺杆 截面形状 静水压力 侧模板 美观性 圆形框 支撑架 顶角 混凝土 挤压 抵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成型模板,成型模板由底模板和侧模板组成,底模板上设置有奇士筒,奇士筒包括底座、顶盖和筒壁,筒壁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和三角形支撑件,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固定连接,底座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催生大量新型厂房的兴建。在大型洁净电子厂房中的无尘室,使用了一种名为“华夫板”的通风楼板,该楼板以双向正交的井字梁为主要承重体系,与下部混凝土构造柱组成楼层结构防微震体系,楼板内按一定间距排列大量穿过楼板的孔洞,作为高级别净化车间的回风构造。
在进行华夫板施工时,该孔洞一般是通过将奇士筒作为模板进行施工的,传统的奇士筒的筒壁由塑料材质形成的,但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该筒壁受到混凝土施加的压力和振捣过程中的动载,会使该筒壁产生变形,是成型后的华夫板质量低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成型模板,所述成型模板为由底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模板四周的侧模板组成的所施工华夫板的成型腔,所述底模板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奇士筒,每个所述奇士筒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板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正上方的顶盖和卡装在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且呈竖向布设的筒壁,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对拉螺杆的另一端与顶盖连接;
所述底座和顶盖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底座和顶盖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筒壁为由矩形平板弯折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底座和顶盖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为φ350mm~φ380mm,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度与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相同,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为600mm~800mm,所述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支撑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圆形框架内的三角形支撑件,所述圆形框架的外径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相同,所述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排所述奇士筒之间的距离为600mm~650mm,相邻两列所述奇士筒之间的距离为600mm~800mm。
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呈均匀布设。
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壁的下部与底座卡装连接,所述筒壁的上部与顶盖卡装连接,所述筒壁与底座的连接处、以及筒壁与顶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构件呈水平布设,所述圆形框架和三角形支撑件均由直径为φ20mm~φ25mm的钢筋组成,所述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焊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5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