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6413.4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邓怀聪;柳竹欣;梁新;孙勇;汪潜;李金柱;林琦斌;李磊;蒋海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4270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探头 脱硝系统 烟气管道 取样管道 脱硝 本实用新型 内装 锅炉 并排安装 锅炉侧壁 监测传输 硫氧化物 燃煤电厂 吸收装置 抽气泵 故障率 汇流器 吸收瓶 机柜 烟气 连通 环保 监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硝系统,涉及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CEMS数据的监测传输和环保监督技术领域。所述脱硝系统,包括锅炉,锅炉侧壁上依次并排安装有多个取样探头,锅炉内装设有与取样探头数目等同的烟气管道,每一取样探头连通一烟气管道,烟气管道内装设有硫氧化物吸收装置;每一所述烟气管道靠近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还分别连接一取样管道,每一取样管道内均安装有一抽气泵和吸收瓶,取样管道远离取样探头的一端均通过一烟气汇流器连接脱硝入口CEMS机柜。本实用新型的脱硝系统,降低了脱硝入口CEMS系统故障率,提高脱硝入口CEMS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CEMS数据的监测传输和环保监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处理的方法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根据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有两大类:一类是从源头上治理。控制煅烧中生成NOx。其技术措施:①采用低氮燃烧器;②分解炉和管道内的分段燃烧,控制燃烧温度;③改变配料方案,采用矿化剂,降低熟料烧成温度。另一类是从末端治理。控制烟气中排放的NOx,其技术措施包括有:分级燃烧+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生物脱硝技术。目前我国最广泛的应用的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即将一定浓度的氨气NH3喷进烟气中与烟气进行混合,在反应器中经催化剂作用,将NH3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的N2和H2O,达到NOx脱除的目的。脱硝前后的NOx和O2需要进行测量,以监测脱硝的效率和脱硝出口烟气NOx含量是否能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对这些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并且进行数据记录和存储的系统,称为脱硝CEMS,测量NOx和O2需要从烟道内将烟气抽出通入分析仪器,多点取样装置即完成此任务。
而目前,传统的脱硝CEMS取样系统为单点取样,由于脱硝入口烟气含尘量高,取样管道经常出现堵塞,脱硝入口CEMS取样管道一旦出现堵塞,分析仪则会发样气流量低报警,导致脱硝入口CEMS系统故障,造成CEMS停运、CEMS小时数据缺失等后果。此外,由于氨气在低于300℃时易和烟气中的SO2、SO3结合形成铵盐黏在取样系统管壁上,不仅对金属造成较大腐蚀进而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对取样结果造成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脱硝系统。该脱硝系统降低脱硝入口CEMS系统故障率,提高脱硝入口CEMS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硝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侧壁上依次并排安装有多个取样探头,所述取样探头外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高温保护层;所述锅炉内装设有与所述取样探头数目等同的烟气管道,每一所述取样探头连通一所述烟气管道,所述取样探头与所述烟气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取样探头与所述烟气管道呈43°~63°角安装;所述烟气管道内装设有硫氧化物吸收装置,所述硫氧化物吸收装置内置有SO2和SO3吸收剂;每一所述烟气管道靠近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还分别连接一取样管道,所述取样管道包括两条或三条,每一所述取样管道内靠近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均安装有一抽气泵和吸收瓶,所述吸收瓶与所述抽气泵相通,所述吸收瓶内装有NH3吸收液;每一所述取样管道上均安装有一流量计,所述取样管道包括内层、过渡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不锈钢层,厚度为2~10mm;所述过渡层为氧化锆陶瓷层,厚度小于1mm;所述外层为耐磨陶瓷层,厚度为1~9mm,所述外层为两片半环结构,两者之间预留3~15mm的膨胀间隙;多条所述取样管道远离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均通过一烟气汇流器连接脱硝入口CEMS机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6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触媒滤网
- 下一篇:一种用于VOC有机废气处理的湿式高级催化氧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