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5359.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童仁杰;虎建琴;张继皇;吴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华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腔 输热管道 蓄热装置 导热液体 通孔 锅炉供热系统 出料口 导热管 进料口 上端面 下端面 电蓄 种谷 供热效率 换热装置 快速加热 加热管 壳体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蓄热装置和换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蓄热装置外壳、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加热管、导热管和输热管道,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与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与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输热管道的进料口与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连接;输热管道的出料口与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可以将输热管道内的导热液体集中,再通过若干第一通孔将导热液体输送到导热管中,使导热液体快速加热后,重新进入到输热管道,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力管理部门将全天用电分为4个时段;尖峰用电、峰用电、谷用电、平用电。尖峰用电是指在用电量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峰用电是指在用电量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谷用电是指在用电量相对较少的时间段;平用电为剩余时间段。从国家的大格局来看,提倡使用低谷电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电网的电量输送相对平衡,尽量减少因用电不平衡而造成的电网波动,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对于终端用电单位来讲,使用低谷电可以降低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同时因为使用清洁能源,可以避免一系列的环保问题。
现有的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虽然可以储能,用于后续的供热工作。但是现有设备的供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设备的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蓄热装置和换热装置;
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装置外壳、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加热管、导热管和输热管道,所述第一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
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
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上;
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上;
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垂直于所述导热管;
所述输热管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壳体、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下端,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上端;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
所述输热管道贯穿所述换热装置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上端面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下端面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上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管道与所述进料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调节阀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华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华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5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蓄热式电磁感应电加热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