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汇水海绵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3850.0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樊蓓莉;赵晓红;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7/20;E03F1/00;E03F5/10;B01D24/02;A01G2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坡 护坡结构 海绵 景观 本实用新型 种植基质层 汇水机构 深度净化 导流区 垂直 并排设置 方向间隔 雨水收集 侧表面 集水层 阶梯式 每一级 回用 廊道 坡面 区块 水土流失 铺设 一体化 延伸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水海绵护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护坡阶梯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护坡阶梯模块之间的深度净化导流区,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每一级阶梯自外而内依次垂直设有景观汇水机构、滞滤集水层,所述景观汇水机构包括垂直于护坡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景观区块与汇水廊道,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坡面侧表面铺设有种植基质层,所述种植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深度净化导流区底部设有雨水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阶梯式的汇水海绵护坡结构,达到了一体化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护坡结构稳定、滞蓄及回用雨洪、营造护坡景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景观建设、边坡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汇水海绵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修复中,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植草护坡、生态袋护坡、网格生态护坡等多种生态护坡技术由于在边坡加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多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山体边坡工程的生态治理中,同时在河道建设和护坡改造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延伸。然而在水土流失严重、降水不均匀的等生态脆弱的地区,以上传统生态护坡的作用依然有限,其往往难以滞蓄及回用雨洪,难以维持长期的生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生态护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汇水海绵护坡结构,通过设置阶梯式的汇水海绵护坡结构,达到一体化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护坡结构稳定、滞蓄及回用雨洪、营造护坡景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水海绵护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护坡阶梯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护坡阶梯模块之间的深度净化导流区,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每一级阶梯自外而内依次垂直设有景观汇水机构、滞滤集水层,所述景观汇水机构包括垂直于护坡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景观区块与汇水廊道,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坡面侧表面铺设有种植基质层,所述种植基质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深度净化导流区底部设有雨水收集机构。
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机构为雨水收集管或雨水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护坡阶梯模块上表面宽度为3~8m,所述护坡阶梯模块上表面为内侧向下倾斜的坡面,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10°,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坡面侧表面的宽度为2~3m;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坡面侧表面为垂直向外倾斜的坡面,所述护坡阶梯模块的坡面侧表面的坡面角度为50~80°。
优选地,所述景观区块的地面铺装为硬质不透水铺装,所述景观区块上设有植被绿化区、景观小品区或休闲活动区。
优选地,所述汇水廊道为与所述滞滤集水层连通的长方体凹槽结构,所述汇水廊道近水一端封闭并与景观区块外侧齐平,所述汇水廊道远水一端与所述滞滤集水层相连通;所述汇水廊道的坡度与护坡阶梯模块上表面的坡度相同;所述汇水廊道与滞滤集水层相接处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孔径为0.2~0.8cm;所述汇水廊道底部铺设粒径为1~3cm的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的铺设厚度为7~15cm。
优选地,所述滞滤集水层为与汇水廊道连通设置的长方体混凝土凹槽结构,所述滞滤集水层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深度净化导流区相连通,所述滞滤集水层自封闭一端向开口一端倾斜设置,所述滞滤集水层的坡度为3~7°;所述滞滤集水层与深度净化导流区相通的一端设置有规格与滞滤集水层相匹配的级配砾石石笼。
优选地,所述滞滤集水层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砾石层、砂石层、粗砂层、细砂层、级配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中砾石粒径为0.8~1.5cm,所述砂石层中砂石粒径为0.2~0.8cm,所述级配砾石层中的级配砾石粒径为0.2~0.5cm;所述滞滤集水层的总厚度为25~40cm,所述砾石层、砂石层、粗砂层、细砂层、级配砾石层的厚度比分别为2: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3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港口航道护坡结构
- 下一篇:砼预制桩与塑钢板桩组合式护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