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式电力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3555.5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春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弹簧 电容器外壳 圆柱螺旋弹簧 电力电容器 减震式 绝缘套 电容器芯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减震性能 上端固定 使用寿命 上端 侧壁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式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位于电容器外壳内部的电容器芯,电容器芯下部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套,绝缘套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绝缘套的外侧套设有圆柱螺旋弹簧,圆柱螺旋弹簧和电容器外壳的壳底之间设置有锥形弹簧,锥形弹簧上端的内径大于锥形弹簧下端的内径,圆柱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锥形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锥形弹簧的下端与电容器外壳的壳底固定连接。该减震式电力电容器的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式电力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其几何尺寸和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来决定。
电力电容器按用途可分为8种:①、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②、串联电容器。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③、耦合电容器。主要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高频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以及在抽取电能的装置中作部件用。④、断路器电容器。原称均压电容器。并联在超高压断路器断口上起均压作用,使各断口间的电压在分断过程中和断开时均匀,并可改善断路器的灭弧特性,提高分断能力。⑤、电热电容器。用于频率为40~24000赫的电热设备系统中,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回路的电压或频率等特性。⑥、脉冲电容器。主要起贮能作用,用作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流发生器、断路器试验用振荡回路等基本贮能元件。⑦、直流和滤波电容器。用于高压直流装置和高压整流滤波装置中。⑧、标准电容器。用于工频高压测量介质损耗回路中,作为标准电容或用作测量高压的电容分压装置。
目前的电力电容器通常由电容器外壳、盖板、电容器芯、绝缘冷却油、电极组成,其中绝缘冷却油灌注在电容器外壳的内部,使得电容器芯被绝缘冷却油完全包裹,保证电容器芯的绝缘性,避免发生漏电;同时,绝缘冷却油能够及时的将电容器芯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容器外壳,以确保能够及时散热;所述绝缘冷却油可选用纯净稳定、粘度小、绝缘性好、冷却性好的变压器油。由于目前的电力电容器为保证电容器芯的固定,通常使用绝缘套对其进行定位,从而保证电容器芯被绝缘冷却油完全覆盖;这使得目前的电力电容器通常不具有减震功能;当在一些特殊需求的电力系统,比如高速列车、高铁、飞机等领域所需使用的电容器,当在高速下紧急停止或者受到剧烈震动时,由于惯性的存在,易对电力电容器的内部造成冲击,从而易对电力电容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力电容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影响电力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震式电力电容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式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位于电容器外壳内部的电容器芯,所述电容器芯下部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绝缘套的外侧套设有圆柱螺旋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弹簧和电容器外壳的壳底之间设置有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上端的内径大于锥形弹簧下端的内径,所述圆柱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锥形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弹簧的下端与电容器外壳的壳底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容器外壳的壳底设置有与锥形弹簧下端相匹配的圆环状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形弹簧包括锥形弹簧本体,所述锥形弹簧本体的外部包覆有第一绝缘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柱螺旋弹簧包括圆柱螺旋弹簧本体,所述圆柱螺旋弹簧本体的外部包覆有第二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式电力电容器通过对现有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在电容器外壳内部加装绝缘套、锥形弹簧、圆柱螺旋弹簧,使得该电容器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实施效果好,该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春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春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3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