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1337.8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贺气志;唐亮;周吉;陈珂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检测 容纳盒 试剂盒 容器层 盒体 内部设置 多层结构 盒体内部 滑动连接 使用效率 依次设置 转动连接 容器孔 有效地 与门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门,所述盒体与门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为盒体,所述容纳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容器层,所述容器层与所述容纳盒滑动连接,所述容器层内部设置有多个容器孔。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在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内部设置一个多层结构的容纳盒,容纳盒的每一层都可进行一组微生物检测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单个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效率,缩短了多组微生物检测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以及对人体的影响等,从而来判别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食物中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传统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是将待检测的微生物样本放置在容器中,并放入微生物检测试剂盒中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显微镜等仪器来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测。
但是,现有的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结构较为单一,单个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只能进行一组微生物检测实验,当实验室中微生物检测试剂盒数量不足时,只能等待上一组微生物检测结束,才能进行下一组微生物检测,从而导致单个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利用率较低,多组微生物检测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门,所述盒体和所述门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为长方体,所述容纳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容器层,所述容器层与所述容纳盒滑动连接,所述容器层内部设置有多个容器孔。
优选地,所述容器孔包括:试管孔、烧杯孔和/或培养皿孔,所述试管孔、烧杯孔和培养皿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容器层内部。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容纳盒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壁设置有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灯、控制开关,所述加热灯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干燥剂盒,所述干燥剂盒内部设置有存储袋。
优选地,所述门上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容器孔的开口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倒梯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门,所述盒体与门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为盒体,所述容纳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容器层,所述容器层与所述容纳盒滑动连接,所述容器层内部设置有多个容器孔。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在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内部设置一个多层结构的容纳盒,容纳盒的每一层都可进行一组微生物检测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单个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效率,缩短了多组微生物检测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纳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器层301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器层301的侧面剖视图。
其中:10-盒体,20-门,30-容纳盒,301-容器层,302-容器孔,3021-试管孔,3022-烧杯孔,3023-培养皿孔,303-手柄,304-滑轨,305-滑槽,306-凹槽,40-加热装置,401-加热灯,402-控制开关,50-干燥剂盒,60-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医学院,未经长沙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1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菌体培养装置及菌体培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微生物室自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