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合拢T型材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1232.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兰敏东;张黎伟;于波;谢李欢;赵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金海智造(浙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2 | 分类号: | F16B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陈道升 |
地址: | 316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竖板 本实用新型 插销 对接装置 分段合拢 连接通孔 连接头 连接座 伸入 千斤顶 板架结构 船舶建造 固定对象 加压液压 传统的 漆修复 拉马 通槽 打磨 焊接 葫芦 切割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合拢T型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固定装置、副固定装置和插销;主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竖板、固定在第一竖板上的连接座,所述第一竖板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通孔;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沟槽;副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设有可伸入连接通孔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通槽;所述第二竖板还设有第二沟槽;所述插销左右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中以连接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板架结构上的T‑bar作为固定对象,与传统的门马式加压液压千斤顶或者是拉马加葫芦的组合相比,可减少大量的焊接、打磨、切割和漆修复工作,减少大量的原材料浪费,降低船舶建造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合拢T型材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制造与修理领域使用双层底、舷侧等区域都采用T型材作为板架加强的骨材,分段、总段及搭载合拢时需要较大一部分时间进行装配,目前我国大部分船厂采用的是门式马板加液压千斤顶或者是拉马加葫芦的组合方式进进行矫正装配,直接的结果会导致大量的焊接、打磨、切割及油漆修复工作,门式马板及拉马,还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进行制作,这部分就产生大量的原材料浪费,且不能重复利用,这种方式不利于船舶建造周期的推进和船舶制作成造成的成本浪费,更不能满足PSPC涂层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安装简单、可减少大量的焊接、打磨、切割和油漆修复工作的分段合拢T型材对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合拢T型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竖板、固定在第一竖板上的连接座,所述第一竖板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通孔;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沟槽;
副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设有可伸入连接通孔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通槽;所述第二竖板还设有第二沟槽;
插销,所述插销左右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中以连接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板两侧设有弯曲的侧边和贴合在其两侧侧边的侧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钩板、铺板和分别设置于钩板两侧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钩板和第一竖板,所述钩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相连,另一端往第一竖板下方延伸并往上弯曲,所述铺板铺设在钩板下端。
优选地,所述钩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铺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相连并围成三角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作用在连接座上的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通过板架结构上的T-bar作为固定对象,利用插销连接主固定装置与副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头伸入所述通槽中,利用插销穿过所述通孔并将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锁紧在一起。为保证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将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与T-bar连接固定,这样一来,提高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的对接效率,与传统的门马式加压液压千斤顶或者是拉马加葫芦的组合相比,可减少大量的焊接、打磨、切割和漆修复工作,减少大量的原材料浪费,降低船舶建造和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的装置与T-bar300相连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固定装置和副固定装置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金海智造(浙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金海智造股份有限公司;金海智造(浙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1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