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污泥干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5230.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永;郑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4;F23G5/02;F23G5/00;C02F11/1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垃圾焚烧 污泥 发电 污泥干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 发电系统 干化处理 协同 汽轮发电机组 废水 焚烧 低压抽汽 废渣污染 过程产生 环境效益 生活垃圾 污泥处理 污泥干化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热源 灭菌 掺混 干化 灰渣 减量 烟气 臭气 蒸汽 废气 消毒 防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污泥干化处理系统,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汽轮发电机组低压抽汽蒸汽作为热源,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处理后的污泥与生活垃圾掺混焚烧进行发电: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臭气、废水以及污泥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灰渣通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防治设施共同处理。本实用新型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处置污泥,干化过程中达到了减量、消毒、灭菌、解臭的效果,满足了污泥处理的“无害化”要求,在此前提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污泥干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污泥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盐类、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重金属超标是阻碍污泥农用的主要问题。
目前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有堆肥、填埋、生物消化、焚烧等,污泥堆肥产物可用于园林绿化、菜地、农田等,但是污泥中的重金属会被植物吸收,影响生态发展;污泥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不适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方;生物消化对污泥有机质含量有特定要求,且工艺流程长、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焚烧法被认为是污泥处理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不仅能大大减小污泥的体积,有效杀灭致病菌等微生物,同时还能回收污泥焚烧的发热量。
现有的污泥焚烧法有四种适用技术,包括在燃煤电厂污泥干化后按比例入炉混烧、水泥窑对干化污泥协同焚烧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处置污泥、污泥焚烧炉单独焚烧处置。如申请号为201611193258.3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与污泥协同焚烧发电废气净化超低排放系统,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泥一同进行焚烧发电,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大多数污泥含水率高达60%以上、低位热值不到300kcal/kg,如果直接与生活垃圾掺混在一起燃烧,会降低焚烧炉燃烧温度,造成焚烧炉烟气二噁英超标排放。如果对污泥干化后进行焚烧,可以提高污泥的燃烧效率,但是同时需要消耗能源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污泥协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利用发电系统的多余热能对污泥进行干化,同时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污染防治设施与污泥干化过程完全共享。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协同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包括:
湿污泥存储单元1,用于湿污泥的接收和存储;
湿污泥给料单元2,用于向污泥造粒单元给料;
污泥造粒单元3,用于湿污泥的造粒;
污泥干燥单元4,用于湿污泥的干燥;
干污泥存储单元5,用于干化后的干污泥存储;
所述湿污泥存储单元1通过湿污泥给料单元2连接污泥造粒单元3,所述污泥干燥单元4与污泥造粒单元3配套设置,并与干污泥存储单元5通过输送设备对接,所述干污泥存储单元5通过车辆转运连接至垃圾掺混单元12,干污泥与生活垃圾在垃圾掺混单元12混合后送入垃圾焚烧炉10进行焚烧;其中,
所述污泥造粒单元3和污泥干燥单元4的加热蒸汽通道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的汽轮发电机组11低压抽汽蒸汽连通,所述污泥造粒单元3和污泥干燥单元4的冷凝水通道与冷凝水收集单元6连接,所述冷凝水收集单元6连接至锅炉疏水单元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5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回收利用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含盐废液焚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