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利用垃圾综合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5029.4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文柏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F26B15/02;F26B21/00;F26B25/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焚烧炉 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空气能热泵 干燥装置 热转换器 余热回收 垃圾处理设备 垃圾分拣 依次连接 再利用 回收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余热回收利用垃圾综合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垃圾分拣装置、干燥装置、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装置内设置有热转换器,靠近垃圾焚烧炉处设置有空气能热泵,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与热转换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垃圾焚烧炉附近空气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先将垃圾进行分拣、干燥分离出可燃物质,再将分离出来的可燃垃圾送入垃圾焚烧炉,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给水得到蒸汽,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在此过程中,垃圾焚烧炉附近的空气中大量的热被浪费掉,而在垃圾的干燥过程中又要消耗大量的热,因此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综合处理设备,解决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空气中大量的热能被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余热回收利用的垃圾综合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垃圾分拣装置、干燥装置、垃圾焚烧炉,所述的干燥装置内设置有热转换器,靠近垃圾焚烧炉处设置有空气能热泵,所述的空气能热泵与热转换器连接。空气能热泵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其运作过程为现有技术,空气能热泵将热能传递至干燥装置中的热转换器进行热交换,对干燥装置内加热,充分利用了垃圾焚烧炉附近空气中的热能,节约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垃圾分拣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自进料端至出料端,装置外壳内分为筛分段、风选段,所述筛分段与风选段之间还设置有干燥段;所述筛分段内设置有滚筒,滚筒由动力装置带动,滚筒上开设有孔洞,滚筒下方倾斜设置有滤网,滤网的低端连接至外壳侧壁,并在连接处开设第一出料口,所述滤网下方的外壳上开设污水排放口;所述的干燥段内设置连接滚筒与风选段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热转换器,所述热转换器与空气能热泵连接。
垃圾自进料端进入筛分段的滚筒内,滚筒转动,在此过程中,主要是砂石、玻璃、瓷片等硬质无机物以及混杂的污水会从滚筒的孔洞中漏出,在滤网的作用下,污水自污水排放口排出,硬质无机物从第一出料口排出。其余垃圾进入干燥段的传送带上,传输过程中热转换器对垃圾进行加热干燥,再进入风选段进行风选,风选效率更佳。垃圾分拣装置也利用空气能热泵充分利用垃圾焚烧炉附近空气中的热能,节约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筒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由动力装置带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板。转轴转动,带动螺旋板转动,起到对垃圾推动的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搅拌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还设置有破袋刀,筛分的同时,对用垃圾袋装的垃圾进行破袋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筒上方的外壳内表面还通过基架设置有毛刷,毛刷与滚筒接触。毛刷可对滚筒上的孔洞进行清理,避免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的筛分段与干燥段的连接处,传送带的始端上方设置有匀料板,匀料板的底端与传送带之间存在间隙。匀料板可将垃圾铺匀,便于干燥段的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送带末端处设置有刮板,刮板贴合传送带表面。刮板可将粘在传送带表面的污垢刮掉,避免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分拣装置的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板,进料板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喷雾装置,所述重量感应装置与喷雾装置信号连接。当向垃圾分拣装置倾倒垃圾时,重量感应装置受到压力,将信号传递至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可自动喷雾,防止倾倒垃圾时灰尘飞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文柏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文柏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5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