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拐杖底脚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3882.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4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9/00 | 分类号: | A45B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2564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支脚 凸起 防滑拐杖 底脚 防滑垫 内壁 弹性支脚 辅助支撑 环形凸起 人身安全 支撑脚 弹簧 防滑 均布 外壁 拐杖 开口 垂直 伸出 | ||
防滑拐杖底脚。涉及人体辅助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拐杖底脚。增加支撑脚。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均布在连接杆底部的弹性支脚一,还包括设在连接杆内的支脚二,所述支脚二的长度小于支脚一和连接杆的垂直长度之和;所述连接杆的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使得支脚二的顶部不会伸出连接杆。所述支脚二的外壁和连接杆的内壁分别设有凸起一和凸起二,所述凸起一和凸起二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所述支脚二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边缘设有若干开口。增加拐杖的稳定性,达到防滑的效果,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辅助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拐杖底脚。
背景技术
当人使用拐杖辅助支撑行走时,拐杖成为两腿之外的第三支点,被手握住做近似圆周运动,为了增加拐杖使用时的平稳性,人们设计出了能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和增加摩擦力的多脚拐杖。而当人们使用多脚拐杖时,由于多个底脚形成的底面面积较大,因此会产生拐杖的多个支点不能同时接触地面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如下,落地时,一个底脚会倾斜地率先与地面接触;之后所有底脚同时着地;提起拐杖时,多数个底脚会率先离开地面,仅有一个底脚与地面倾斜地接触,在拐杖落地或提起的瞬间,底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所以极易在瓷砖或有水地面产生打滑的现象,造成使用者因失去拐杖的支撑摔倒的情况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支撑脚的防滑拐杖底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均布在连接杆底部的弹性支脚一,还包括设在连接杆内的支脚二,所述支脚二的长度小于支脚一和连接杆的垂直长度之和;
所述连接杆的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使得支脚二的顶部不会伸出连接杆。
所述支脚二的外壁和连接杆的内壁分别设有凸起一和凸起二,所述凸起一和凸起二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
所述支脚二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所述防滑垫的边缘设有若干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先的支撑脚的中心位置、连接杆的内部增设支撑脚二,该支撑脚二通过弹簧的作用,在拐杖落地或提起瞬间的过程中始终着地,与原先支撑的脚配合,增加拐杖的着地面积,从而增加拐杖的稳定性,达到防滑的效果,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是连接杆,11是环形凸起,12是凸起二,2是支脚一,3是支脚二,31是凸起一,4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连接杆1和若干均布在连接杆1底部的弹性支脚一2,还包括设在连接杆1内的支脚二3,所述支脚二3的长度小于支脚一2和连接杆1的垂直长度之和,即不使用状态下,支脚二3缩在若干支脚一2内;
所述连接杆1的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11,使得支脚二3的顶部不会伸出连接杆1。杖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脚二3内,使用时,单个支脚一2先着地产生弹性变形,使得支脚二也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拐杖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二3的外壁和连接杆1的内壁分别设有凸起一31和凸起二12,所述凸起一31和凸起二1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4,弹簧4为压簧,不使用状态下,凸起一31和弹簧4的共同作用将支脚二3的顶部向上压,紧贴环形凸起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3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