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3362.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1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倩;孙艳;鲁顺蓉;徐泽兰;张彬;张玉;朱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F5/4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管 灌肠 肠造瘘 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患者衣物 塑料导管 职业暴露 肠粘膜 刻度线 软质管 收集袋 造瘘口 插管 粪水 减小 喷出 工作量 损伤 护理 痛苦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其设计有造瘘口收集袋,能够避免因粪水喷出而导致的职业暴露,不会污染患者衣物及床单元;肛管与塑料导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无需反复插管,减小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肛管设计有刻度线,能够更加准确的保证肛管的插入深度符合要求;肛管为软质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损伤肠粘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
背景技术
肠造瘘口是因患者病情需要,外科医生在患者腹壁上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道直接引出腹壁,开口缝合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或尿液,也称为“改道”。
在医疗领域中,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护理技术,在从肠造瘘口进行灌肠时,直接将肛管插入肠造瘘口,将灌肠包内的液体经过肛管及注入肠内,以达到通便排气的目的。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因肠造瘘口患者的排泄物无法自控,随时都有可能喷射出来,在灌肠操作中给护士带来很大的职业暴露危险,且患者衣物及床单元也易被污染;
2)如果肠造瘘患者需要多次灌肠时,往往需要反复插管,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的极大的工作量;
3)肠造瘘口患者灌肠对肛管插入长度有严格要求,目前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操作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包括灌肠包主体,所述灌肠包主体连接有带灌肠液开关阀的塑料导管,还包括:
造瘘口收集袋,所述造瘘口收集袋的袋壁设置有造瘘口对接区,所述造瘘口对接区设置有对接孔Ⅰ和对接孔Ⅱ;
肛管,所述肛管为贯穿所述造瘘口收集袋的软质管,其一端与所述塑料导管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刻度线,且经所述对接孔Ⅱ穿出所述造瘘口收集袋并作为造瘘口插接端。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造瘘口收集袋设置有收集袋排泄口,所述收集袋排泄口设置有密封夹。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造瘘口对接区的外侧设置有肠造口密封粘接部。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肛管与所述造瘘口收集袋之间具有两个袋壁贯穿点,其中一个袋壁贯穿点位于所述对接孔Ⅱ出,另一个袋壁贯穿点与所述肛管之间粘接固定。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肛管与所述塑料导管之间为通过管接头连接的可拆卸式结构。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肛管为硅胶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计有造瘘口收集袋,能够避免因粪水喷出而导致的职业暴露,不会污染患者衣物及床单元;
2)肛管与塑料导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无需反复插管,减小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3)肛管设计有刻度线,能够更加准确的保证肛管的插入深度符合要求;
4)肛管为软质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损伤肠粘膜;
5)对于虚弱无法下床的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的老年患者,在灌肠时都能有效的收集粪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肠造瘘口多功能灌肠包的结构示意图,为了示出内部结构,其中对所述造瘘口收集袋进行了局部剖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未经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3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肠道清洗器
- 下一篇:一种妇科用阴道清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