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9722.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方;陈豫;苏春花;朱四喜;杨丹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V19/00;F21W103/45;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灯 倒车 灯环 本实用新型 提示灯 侧面壳体 车尾 上横 倒车安全性 车尾壳体 方向指示 后方车辆 警示作用 维修方便 有效解决 闪烁灯 同心的 变小 等距 警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包括三个等距的左指示灯、中间指示灯和右指示灯,左指示灯、中间指示灯和右指示灯从前到后安装在车尾侧面壳体上,左指示灯和右指示灯均采用两同心的内灯环和外灯环,中间指示灯采用中间灯环,中间灯环的直径大于内灯环的直径且小于外灯环的直径,车尾侧面壳体均安装有倒车提示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尾壳体上安装三个指示灯,且在倒车时,三个指示灯的运行闪烁灯环大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变小,起到指示向左倒车或向右倒车的方向,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够起到方向指示作用的问题,提高倒车安全性和后方车辆的警示作用,警示方向性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和维修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倒车提示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路面上横向倒车时,汽车尾部倒车灯只在一侧进行闪烁且朝后闪烁,对于侧面提示效果差,且并未有方向指示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能够实现路面上横倒车方向的指示,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包括三个等距的左指示灯、中间指示灯和右指示灯,左指示灯、中间指示灯和右指示灯从前到后安装在车尾侧面壳体上,左指示灯和右指示灯均采用两同心的内灯环和外灯环,中间指示灯采用中间灯环,中间灯环的直径大于内灯环的直径且小于外灯环的直径,车尾侧面壳体均安装有倒车提示灯。
优选的,上述内灯环、外灯环和中间灯环采用LED灯珠制作。
优选的,上述内灯环、外灯环和中间灯环的直径分别为5cm、10cm和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尾侧面壳体上安装三个并排的指示灯,且在路面横倒车时,三个指示灯的运行闪烁灯环大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变小,起到指示向左倒车或向右倒车的方向,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够起到方向指示作用的问题,提高倒车安全性和后方车辆的警示作用,警示方向性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和维修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指示灯1,2-中间指示灯,3-右指示灯,4-车尾侧面壳体,5-内灯环,6-外灯环,7-中间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路面上横倒车提示灯,包括三个等距的左指示灯1、中间指示灯2和右指示灯3,左指示灯1、中间指示灯2和右指示灯3从前到后安装在车尾侧面壳体4上,左指示灯1和右指示灯3均采用两同心的内灯环5和外灯环6,中间指示灯2采用中间灯环7,中间灯环7的直径大于内灯环5的直径且小于外灯环6的直径,车尾侧面壳体4均安装有倒车提示灯。
优选的,上述内灯环5、外灯环6和中间灯环7采用红色LED灯珠制作。
优选的,上述内灯环5、外灯环6和中间灯环7的直径分别为5cm、10cm和15cm。
使用原理:路面左倒车时,左指示灯1的外灯环6运行,中间指示灯2的中间灯环7运行,右指示灯3的内灯环6运行,形成从左到右依次从大到小的倒车指示灯,形成方向指示作用,路面右倒车时与路面左倒车反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尾侧面壳体上安装三个并排的指示灯,且在路面横倒车时,三个指示灯的运行闪烁灯环大小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变小,起到指示向左倒车或向右倒车的方向,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够起到方向指示作用的问题,提高倒车安全性和后方车辆的警示作用,警示方向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9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后灯
- 下一篇:抗太阳辐照的汽车OLED屏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