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排废的模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5171.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仕红;丁仁华;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刀 中空气管 本实用新型 排废 上气孔 吹落 连通 外部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切贴合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排废的模刀包括模刀本体;所述模刀本体内设置有中空气管,所述中空气管可在模刀本体内部旋转;所述模刀本体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外部与所述中空气管,所述中空气管上设置有与模刀本体上气孔对应的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模刀结构,使其通过模刀本体这外壳的旋转,膜废在指定角度能够被吸贴在模刀本体外表面,而在另一特定角度能够被吹落脱离模刀本体外表面,从而大大提高排废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排废的模刀。
背景技术
在模切加工过程中,尤其在电子产品的模切加工过程中,模刀切膜后,部分废膜常常会粘黏在模刀上,使得模刀在运行过程中会渐渐不能使用,需要暂停生产将其清理,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且对产品品质也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排废的模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易于排废的模刀包括模刀本体;所述模刀本体内设置有中空气管,所述中空气管可在模刀本体内部旋转;所述模刀本体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外部与所述中空气管,所述中空气管上设置有与模刀本体上气孔对应的气孔。
也就是说,模刀本体外表面设置有通孔即气孔,连通外界与内部的中空气管,而中空气管上也对应设置有气孔,这样两者旋转到一定角度则使得模刀本体上的气孔和中空气管上的通孔连通,中空气管内的正压或者负压空气可以透过气孔,从而使得膜废在指定角度能够被吸贴在模刀本体外表面,而在另一特定角度能够被吹落脱离模刀本体外表面。
进一步的,上述易于排废的模刀中,所述气孔为多排,每排气孔为多个,每排气孔沿模刀旋转轴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上述易于排废的模刀中,所述中空气管的一端与气泵连接,其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优选的,中空气管一端可以与两个气泵并联,一个是正压气泵,一个是负压气泵,通过电磁阀控制,当中空气管旋转第一个角度时与负压气泵连接,当中空气管旋转第二个角度时与正压气泵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易于排废的模刀中,所述中空气管上的气孔孔径小于所述模刀本体上的气孔。这使得空气能够通过小孔扩大有减速的作用,使模刀本体表面的膜受力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模刀结构,使其通过模刀本体这外壳的旋转,膜废在指定角度能够被吸贴在模刀本体外表面,而在另一特定角度能够被吹落脱离模刀本体外表面,从而大大提高排废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易于排废的模刀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5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