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元音发音辅助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1639.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立群;刘芳;庞书勤;王臻妮;沈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立群 |
主分类号: | G09B19/04 | 分类号: | G09B1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唇杆 元音发音 辅助头 发音 本实用新型 辅助器具 口型 可拆卸连接 手柄 发音口型 气流通道 舌头位置 外界大气 中空的 适配 取材 相通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元音发音辅助器具,其包括唇杆,所述唇杆一端设有用于规范舌头位置及发音口型的发音辅助头,所述发音辅助头的外形与元音发音时的正常口型相适配,所述发音辅助头和唇杆内对应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唇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中空的手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应用方便,操作方便可靠,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元音发音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见于脑卒中、脑瘫、脑肿瘤、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 硬化等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指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或构造的异常使发音、发声、共鸣、韵律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
从文献中参考,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病率从l%~21%都有,保守估计学龄前儿童的发病率为10%。我国赵亚茹等1997年报道沈阳市内4区随机抽取4所普通小学2316名小学生,7~12岁儿童言语障碍发生率为4.01%,构音障碍所占比例最高,为51.08%。在脑卒中患者中有15%的患者长期存在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普通话基本音素分元音和辅音,元音和辅音是构成语音音节的最基本的单元。根据传统分析,在汉语拼音中,包含了10个汉语元音和22个汉语辅音,因此,只要掌握这10个汉语元音和22个汉语辅音的正确发音,所有汉语拼音的发音便可以由它们拼出。同时,元音相对于辅音更容易习得。
舌部是发音器官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口腔器官中最灵活的部件,在发音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构音器官(如:舌、唇、软腭等)在正确的位置时,才能顺利发出目标音。然而构音障碍患者在发目标音时,不知道构音器官应该达到什么位置,所以在发音方式和发音位置上会出现许多错误。
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元音发音辅助器具来辅助患者发音,以便起到引导和支撑构音器官达到正确位置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的元音发音辅助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元音发音辅助器具,其包括唇杆,所述唇杆一端设有用于规范舌头位置及发音口型的发音辅助头,所述发音辅助头的外形与元音发音时的正常口型相适配,所述发音辅助头和唇杆内对应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唇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中空的手柄。该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操作持握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而且使其可以在进行各种元音训练时,只需将相应形状的发音辅助头拆装更换至手柄上,使得手柄可以重复使用,大大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所述唇杆另一端与手柄插接或者螺纹连接。
所述手柄采用医用橡胶或者医用硅胶制作而成。
所述唇杆和发音辅助头均采用医用橡胶或者医用硅胶制作而成。该设计使其无色、无味、无毒、无副作用,对口腔无损伤,确保健康。
所述唇杆和发音辅助头一体成型。
所述发音辅助头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按摩刺激患者口部感知觉的颗粒状凸起。该设计使其在辅助发音的同时,还能够刺激患者的口部感知觉。
所述发音辅助头呈O字形或者U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立群,未经姚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1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数学解题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英语学习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