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0043.7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蕊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韦梯斯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安装架 传动轴 辊筒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端面 传送带 输送装置 安装槽 固定杆 联轴器 输出端 两组 底座两侧 顶端设置 均匀设置 两端固定 柔性材料 输送过程 轴承安装 内固定 主动轴 下端 限位 底座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端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均匀设置有两组第一电机,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相对的位于第一电机正上方的传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辊筒,所述辊筒外侧包裹有柔性材料,所述底座上端面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安装架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送带的主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辊筒对OLED进行限位输送,提高了OLED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且对OLED屏幕具有一定的清洁与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作为高端显示屏,价格上也会比液晶电视要贵,有机发光二极管依色彩可分为单色、多彩及全彩等种类,其中全彩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最为困难,依驱动方式可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
OLED生产线中输送装置必不可少,而现有技术中的OLED在输送带上运送过程未进行限位输送,往往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会发生偏离,一旦发生偏离严重的情况,会极大程度地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端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均匀设置有两组第一电机,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相对的位于第一电机正上方的传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辊筒,所述辊筒外侧包裹有柔性材料,所述底座上端面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安装架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传送带的主动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金属制品,所述固定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于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在第二电机同侧的一组第一电机与另一组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柔性材料为清洁海绵,每两个相配合挤压传动的所述辊筒外侧柔性材料间的距离小于待输送OLED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组传动轴之间,所述传送带的宽度小于相对设置的两个传动轴之间的距离,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面位于传动轴顶部辊筒与柔性材料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内开设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内的固定杆安装两组第一电机,在底座上端安装两组传动轴与第一电机连接,在传动轴上端安装辊筒并在辊筒外包裹柔性材料,在底座上端通过安装架安装传送带并设置第二电机驱动传送带,工作时将OLED竖直放置在传送带上,并依靠相对的两个辊筒外的柔性材料将OLED夹住,开启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OLED产品被柔性材料挤压以及传送带带动向一侧传动,输送稳定且输送精确度高,不会发生输送方向偏离等意外状况,柔性材料对OLED屏幕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内在第二电机同侧的一组第一电机与另一组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起到挤压输送的效果,将柔性材料设置为清洁海绵,不留刮痕的同时起到清洁效果,每两个相配合挤压传动的辊筒外侧柔性材料间的距离小于待输送OLED的厚度,若OLED的厚度小于其间距,无法起到挤压传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OLED生产线用输送装置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韦梯斯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韦梯斯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0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