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洗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3756.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芬;王艺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桂芬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252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管道 安装腔 膨胀囊 洗胃管 背压装置 锥形口 连通 侧孔 消化内科 锥形堵头 侧流道 单向阀 弹簧 管壁 内装 外端 本实用新型 抵压 内端 注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洗胃管,包括有洗胃管主体,所述洗胃管主体的外端装设有抽注口,所述洗胃管主体包括有主管道以及开设于主管道管壁上的侧孔和背压装置,所述主管道内端的外圈装设有膨胀囊,所述膨胀囊外端通过侧孔与主管道连通,所述膨胀囊内端通过背压装置与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内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侧孔和背压装置之间,所述背压装置包括有开设于主管道管壁上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靠近膨胀囊一侧开设有锥形口,所述安装腔通过锥形口与膨胀囊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锥形口的对侧开设有侧流道,所述安装腔通过侧流道与主管道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装设有锥形堵头和弹簧,所述锥形堵头在弹簧的弹力下抵压于锥形口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洗胃管。
背景技术
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合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期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现有的洗胃管容易发生胃内物反流引起窒息。
中国专利CN206081293U公开了“一种新型洗胃导管”,其结构简单,在洗胃管前端25厘米处设置有气囊,气囊充气后堵塞食道,防止胃管滑落并避免洗胃导致胃内物反流引起窒息,但其存在如下问题:
(1)为气囊设置有单独的充气管,增大了洗胃管的直径,影响洗胃管插入,导致患者不适。
(2)缺乏标记,操作人员无法掌握洗胃管的插入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洗胃管,从其抽注口注入的洗胃液,先流经膨胀囊使其胀大,再经由主管道进入胃中,无需增加额外的充气管,使用便捷;且洗胃管主体的外管壁上刻印有长度标识,方便操作人员掌控胃管的插入深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内科用洗胃管,包括有洗胃管主体,所述洗胃管主体的外端装设有抽注口,所述抽注口用于与注射器等医用设备对接,所述洗胃管主体包括有主管道以及开设于主管道管壁上的侧孔和背压装置,所述侧孔位于背压装置的外侧,所述主管道内端的外圈装设有膨胀囊,所述膨胀囊为弹性薄膜材质,所述膨胀囊外端通过侧孔与主管道连通,所述膨胀囊内端通过背压装置与主管道连通,所述主管道内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侧孔和背压装置之间,所述单向阀能保证主管道内液体从内到外单向流出,所述背压装置包括有开设于主管道管壁上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靠近膨胀囊一侧开设有锥形口,所述安装腔通过锥形口与膨胀囊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锥形口的对侧开设有侧流道,所述安装腔通过侧流道与主管道连通,所述安装腔内装设有锥形堵头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压于安装腔内壁上,所述弹簧另一端抵压于锥形堵头上,所述锥形堵头在弹簧的弹力下抵压于锥形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洗胃管主体的外管壁上刻印有长度标识,方便操作人员掌控胃管的插入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洗胃管主体的外端装设有固定带,便于本装置与患者的绑定。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囊膨胀后直径可达3至4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从抽注口注入的洗胃液,先流经膨胀囊使其胀大,再经由主管道进入胃中,无需增加额外的充气管,使用便捷。
(2)洗胃管主体的外管壁上刻印有长度标识,方便操作人员掌控胃管的插入深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桂芬,未经董桂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3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