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927.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昂灵;林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H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交错 采样电路 车载电源 单片机 电路 采样信号 同步整流电路 本实用新型 控制单片机 电路连接 输出反应 直流转换 关断 可用 市电 开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解决的是的效率低,输出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包括与市电连接的BOOST并联交错电路,与BOOST并联交错电路连接的LLC变换电路,与LLC变换电路连接的同步整流电路;所述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还包括与BOOST并联交错电路通过设置的BOOST采样电路连接的单片机;单片机还通过设置的LLC采样电路连接到LLC变换电路;所述单片机用于根据BOOST采样电路采样信号开通或关断BOOST并联交错电路,以及根据LLC采样电路采样信号控制单片机PWM信号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车载直流转换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源转换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以使电机驱动车轮行驶。众所周知,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极大的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对车载DC/DC(直流转直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广阔的市场给车载DC/DC的产品带来了机遇。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步向着高效率及其轻量化发展。
现有的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存在效率低,输出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效率高、输出反应速度快的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就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效率低,输出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该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具有效率高、输出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所述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包括与市电连接的BOOST并联交错电路,与BOOST并联交错电路连接的LLC变换电路,与LLC变换电路连接的同步整流电路;
所述车载电源DC/DC转换装置还包括与BOOST并联交错电路通过设置的BOOST采样电路连接的单片机;单片机还通过设置的LLC采样电路连接到LLC变换电路;
所述单片机用于根据BOOST采样电路采样信号开通或关断BOOST并联交错电路,以及根据LLC采样电路采样信号控制单片机PWM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原理:高压直流电路通过boost并联交错电路及稳压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转变为低压直流输出,并流入LLC变换电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转变为相对应的低压直流脉冲,并流入整流电路中。单片机利用现有的控制方法实现对BOOST 并联交错电路及其LLC变换电路的控制。
上述方案中,为优化,进一步地,所述BOOST并联交错电路包括连接在市电正极共同连接的电容C1、电感L1及电感L2;电感L1另一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1阳极及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5的源极,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5的漏极还连接有电阻R1;电感L2另一端还连接有二极管D2阳极及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6的源极,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6的漏极还连接有电阻R1;二极管D1阴极和二极管D2阴极共同连接后连接有电容C2;
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及电阻R2的另一端及市电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LLC变换电路包括与电容C2连接的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1源极和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2源极,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1漏极连接有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2源极,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3漏极连接有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4源极;
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1漏极还通过电感Lr连接有变压器T1初级的第一端,变压器T1初级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r连接到绝缘栅增强型三极管M3漏极;变压器T1的次级连接到同步整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